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英德人
想必大家都对英德很熟悉吧~
接下来,小编考你们一道题
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英德人
英德24个镇(街)
分别是哪24个?
都能回答出来吗?
如果回答不出来的没关系
下面跟着小编的步伐来看看英德24个镇(街)
分别是哪24个吧~
英城街道
今英城街道办之地,建置于西汉汉高祖年间(前206—前195年)的浈阳县(今英德市英中、英东地区和翁源县,以及新丰县、佛冈县部分地方)县治所在地,后历为州、府、路、市(县)治所。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来,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变更为图、乡、附城区、城关镇、附城乡、公社、镇。2004年6月撤镇设街道办事处。
南山风景区
宝晶宫
英城风景名胜甚多,有南山、宝晶宫、碧落洞、古西祠、通天岩、观音岩等景区景点。南山摩崖石刻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存100多方。宝晶宫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晶宫溶洞为广东省规模最大、溶洞系统最复杂、最有科研价值的喀斯特洞穴之一,素有“岭南第一洞天”的美誉。
大站镇
大站镇建置始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清末民初粤汉铁路在此设车站,命名大站。自明、清、民国至今,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变更为竹径都南滩凤步小江图、波罗坑图、大蓝村图、侧黄乡、小江乡、南岸乡、大南乡、波罗乡、侧黄乡、南冈乡、附城区、城东乡、人民公社(区)等,1986年4月撤区设大站镇。1997年5月大站镇在将侧塘、坳头、粉洞3个管理区划归黄岗镇。2003年9月撤销黄岗镇,原属黄岗镇的黄岗、侧塘、坳头、粉洞、潭洞5个村并入大站镇。
火车站广场
火车站广场成为大站镇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广东省英德市 区北江东岸,1985年被列为'英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距今已380余年,曾两次遭受雷击,北面一行狗牙式砖被击落,但塔身保存尚好。
望埠镇
望埠镇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原称望夫归、望夫冈。自明、清、民国至今,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变更为英石图、蓈菇图、赤珠乡、英石乡、蓈菇乡、蓈侨乡、望埠乡、望河区、望埠区、东风人民公社、望埠人民公社、望埠镇。
广东第一水上威尼斯——英德宝墩湖·湖山温泉度假村
中国女足的摇蓝——国家女足训练基地
望埠奇石长廊
望埠奇洞温泉
望埠风景名胜主要有中国女足文化摇篮——国家女子足球英德训练基地,集温泉养生、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活动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地——奇洞温泉度假区,文化产业示范园——英石园,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宝墩湖,奇石长廊。
东华镇
东华镇政府
东华镇是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大镇、鱼湾、黄陂、英华等四镇,于2004年6月18日合并而成的新镇。总面积538.4平方公里,人口达10万多人,是全省168个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之一。是既年轻而又历史源远流长的革命老区之一,其中鱼湾是苏维埃政权最早成立之地。
东华怡翠广场
2018年8月18日,英德市清华园内首个城市综合体——怡翠广场正式开业。该项目位于清远华侨工业园中心区,是集大型超市、电影院、星级酒店于一体的综合商业中心。广场的开业,将填补清华园乃至英德东部片区无上档次大型品牌综合商业中心的空白,推动清华园的招商引资步入一个新台阶,带动英德东部经济的繁华和兴旺。
桥头镇
桥头镇人民政府
桥头镇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变更为象属岩贵都溪头图、甘棠都板铺图、钳铺乡、新兴乡、桥头乡、桥头人民公社、桥头镇等。
桥头文物古迹有新时器时代晚期遗址、山岗门遗址、上围仔遗址、坪仔岭遗址(位于板铺村)、黄溜山遗址(位于亚婆石村)、灯盏窝遗址以及扁马石古道、潭峰禅寺、罗庚围、会星楼、白楼、大围(位于潭坑)、亚婆石党巡班旧址。还有碑记、武石、古兵器、牌匾、清朝官帽、清朝官员画相等。
横石水镇
横石水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有建置。自明、清、民国至今,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变更为溪头埠、黄塘都大镇图、辅治乡、溪板乡、横石水区、横石水公社、横石水区公所、横石水镇。
横石水地方特产有黑皮果蔗,具有清甜、汁多、节疏的特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江古山沙梨,有皮薄、肉嫩、无渣、爽口、香甜的特点;华屋白椿糍,有爽滑、凉口的特点。
青塘镇
青塘之地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明、清、民国至今,行政区域先后变更为乌牛长塘图、黄牛乡、乌石乡、青塘乡、青塘公社、青塘区公所、青塘镇。
青塘镇特产—青塘切粉:青塘切粉又名米面,是青塘镇传统特产。手工制作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沿袭至今。特点是滑爽、脆嫩、柔软可口,可炒、可汤,粉丝不断不糊,是送礼佳品。
青塘新石器早期洞穴遗址——青塘遗址位于青塘镇青北村,1959年10月,中山大学教授李见贤在青塘镇四周的石灰石溶岩洞首次发现动物化石。同年11月省博物馆彭如策等人前往调查,并上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该所即派贾兰坡先生等3人前来复查,在青塘狮头岩、黄门岩、朱屋岩、吊珠岩等洞穴遗址采集到10多种动物遗骨、肢骨和人类肢骨化石,还出土烧螺、骨针、骨首饰、打制石、石斧等近20种物器,距今8000—10000年,确定了青塘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1978年12月,青塘新石器早期洞穴遗址列入英德县文物保护单位。
白沙镇
今白沙之地建制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设象属象冈都太平图、石园图、门洞图、岩下都洪象图。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设太平乡、石园乡、门洞乡、洪象乡、联兴乡。民国21年(1932年)设洪象乡、门园太乡。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域先后有洪象乡、门园太乡、白沙乡,1958年7月白沙乡划归翁源县管辖,1959年11月白沙乡划回英德县管辖,设立白沙人民公社,党政机关驻地白沙街(1967年迁至太平街)。1984年撤社设白沙区,1987年撤区设白沙镇。
白沙地方特产有石灰石、竹木、茶叶、沙田柚。白沙绿茶历史悠久,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沙田柚皮薄肉脆,清甜爽口。石灰石烧制出的石灰,是优质的建筑材料,镇内建有多间石粉厂。
下太镇
下呔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时称“下磜”(磜有水流湍急,急流倾泻之意)。1957年11月连呔乡该称连江口乡。1958年4月,下呔与黎溪合并改称跃进人民公社。1977年成立下呔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设下呔区。1987年4月撤区设下呔乡。1993年10月改镇建制至今。下呔盛产木材、木耳、冬菇、竹笋、蜂蜜等土特产。
连江口镇
连江口镇古称洭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至今,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变更为怀厚图、大小樟乡、连樟乡、连呔乡、连江乡、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设连江口区,1987年4月撤区设连江口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
浈阳坊
浈阳峡风景区地块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山水优美:从秦汉的南越文明、唐宋的黄金水道到近现代的城市交通,底蕴深厚。地块范围内历史遗迹众多,有南越王万人城、洭浦关、兵器库、屯田司、江口咀曹主娘娘庙、纤道、纤石、荔枝古栈道、浈阳峡古码头粤汉铁路等。
英德的“普罗旺斯”——梦幻月亮湾
梦幻月亮湾是一个主题花卉综合游乐景区,以薰衣草为主题,庄园内种值近百种名花名草及垂柳点醉的梦幻花景区。景区内配套有各种休闲景点:如风车、埃菲尔铁塔、阳光沙滩、沙雕城堡、水车、篝火广场、百年古烟囱、同心桥、风晚亭、心形拱门、七彩风车走廊、音符、月亮女神(待建)、罗马走廊。
黎溪镇
黎溪镇素有“英州南大门”之称,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黎溪鸡坑一带已开始有人类活动。明朝洪武年间建乡开始,一直属英德管辖,行政区域先后成为黎洞乡、黎洞耕作区、黎溪公社、黎溪区、黎溪镇;1995年底划为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管辖,2001年11月复归英德市管辖。风景名胜主要有丰盛古寺、慈湖、白水寨、碧溪漂流。擂茶粥是黎溪的独特风味食品。
丰盛古寺
丰盛古寺坐落于黎溪旧镇址西边(土名叫榕树头),寺庙中有一棵十分有灵气的千年古榕,据植物学家分析,该榕树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该树深受我镇人民的爱护,当地群众仍在古榕树下摆设观音菩萨进行拜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香火延绵不断。
飞来峡漂流景区
飞来峡漂流景区2001年10月动工兴建,按4A标准景区建设,2002年8月建成接待游客,漂流全程约5公里,是漂流与观瀑、戏水于一体的好去处,也是“中国漂流之乡”的十大品牌之一,是旅游观光与游玩的目的地。
英红镇
英红镇始建于1951年,行政区域经理了劳改场——省直“五·七”干校—知青场——华侨茶场——华侨管理区——镇六次沿革。英红地方特产有英红九号,堪称红茶极品;归侨扣肉、归侨大粽、北江河鲜、擂茶粥等特色美食,还有砂糖橘、蜜柚、龙眼、黄皮等特色佳果;水头山泉酿造的米酒,当地称“土炮”,有“英德小茅台”之美誉。
英红观音山隧道
英红新岭
英红云岭
英红坑口咀
沙口镇
沙口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1958年与望埠、横石塘两地同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4月改称望埠人民公社。1961年5月望埠人民公社分出沙口,成立沙口人民公社。1983年7月撤社设沙口区,1987年4月撤区设沙口镇。
沙口地方特产有红瓜子,皮薄肉厚,颗粒饱满,色泽鲜艳,远近闻名,是沙口镇传统农业的一大品牌;小江螺,产于小江山一带的深山小溪,体长尾尖,无污染,肉质鲜美。
横石塘镇
今横石塘之地建制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墟地北面有马古石山和牛岗路山横卧其间,山下有一口大水塘,故名横石塘。1956年8月以来,分社区、乡、人民公社。1987年4月撤区设横石塘镇。
仙桥地下河
横石塘风景名胜有仙桥地下河景区,仙桥地下河溶洞石乳石笋千姿百态,明河暗河相互映衬,风景独特,为广东罕见;以开发温泉资源为主的人见瑶池热水湖;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积庆里红茶谷
积庆里红茶谷位于广东省英德市横石塘镇,得名于历史悠久的积庆里村,此村始建于800年前的宋代。相传”积庆“二字,取自”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2014年,它入选国家农业部公布的“中国十大美丽田园“名单,成为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特色茶园。
石灰铺镇
今石灰铺之地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设浛属清二都美村图、石灰铺图。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设美村乡、沙坪乡、石灰乡。民国25年(1936年)设石美乡。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分别设红旗人民公社、石灰铺人民公社、石灰铺区、石灰铺镇等,石灰铺是历史上短暂的冈溪县治所。
浛洸镇
据历史记载,含洭在西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前196年)始设置含洭县治,隶属桂阳郡。宋太祖赵匡胤时,浛洭县隶属广南东路。因“洭”字犯宋太祖“匡”字,于开宝四年(971年)把浛洭县改为浛洸。浛洸之名称自此沿用至今。1983年浛洸改为浛洸区公所,1987年改称谓浛洸镇。浛洸是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基地。浛洸地方特产有徐其修凉茶。
浛洸军马场
石牯塘镇
石牯塘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辖尧山、鲤鱼、陈瑶、黎瑶图乡。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属含属总局,辖尧山、鲤鱼乡。清宣统三年(1911年)改称为尧山,鲤鱼乡。民国29年(1935年)属英德县第二区署,辖尧鲤乡。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域先后有尧鲤乡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石牯塘人民公社、石牯塘区公所。1987年4月至今称石牯塘镇。
九州驿站·英德天门沟
九州驿站·天门沟位于尧山的西部(又称尧西,地属英德石牯塘镇),全程6000余米分九站一廊,垂直落差达900米,沟中的原始生态是尧山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早在公元2000年就划入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域,与周边200多平方公里的群山一道正在成为省内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湾镇
大湾镇始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明、清、民国至今,大湾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变更为:浛属清泉都石莲图、浛属甘下都杉树图设石莲乡、大湾乡、上游人民公社、大湾人民公社、大湾区、大湾镇。现行政区域由原大湾、青坑两镇于2004年6月18日合并而成。
大湾舞火麒麟
舞火麒麟是大湾镇传统的民俗风情,在每年的元宵夜举行,相传由南海商人传入,有将近300年的历史。每年元宵夜,火麒麟伴着花灯、飘色在街道游行,场面宏大,情景动人,振奋人心。
波罗镇
波罗镇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有建置,自明、清、民国至今,行政地域名称先后有三山图、鹤子图、三山乡、波罗公社(1961年初从大湾公社划分)、波罗区、波罗乡、波罗镇。
英德大峡谷
波罗风景名胜有英德大峡谷,位于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峡谷长约15公里,谷深300多米,两道1000多米的瀑布飞流而下,气势磅礴,森林地带,自然植被繁茂,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廊。
西牛镇
今西牛之地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设浛属怀义都塔冈图、高道图。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设塔冈乡、高道乡。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域先后改为:西牛乡,高道乡,西牛区、西牛乡,与浛洸、石牯塘、美村等地同属红旗人民公社,西牛人民公社,1980年底析出沙坝等大队成立沙坝人民公社,1983年撤设西牛区,1987年4月撤区设西牛镇。2002年1月沙坝镇并入西牛镇。
西牛地方特产:西牛麻竹笋。自明代以来,沙坝、金竹、赤米、树山、花塘、高道等地就有种植笋竹、精制笋干的习惯。竹笋系列产品主要有鲜笋、笋干、笋丝、笋花、笋角、酸笋,以及即食型包装笋(清香型、微辣型、浓辣型)。
西牛镇大桥
西牛沙坝
西牛小湾新村
九龙镇
九龙镇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始有建置,自明、清、民国至今,行政区域名称先后变更为黄寨区、黄寨乡、九龙乡、九龙区、九龙公社、九龙区公所、九龙镇。
英西峰林
洞天仙境
九龙风景名胜有英西峰林走廊,跨九龙、黄花两镇,景点有洞天仙境、荣强小桂林、千军拜将、回龙洞、天皇宫等景区。
九龙豆腐
九龙豆腐以鲜、嫩、滑而著称,由九龙镇产的优质黄豆和天然山泉水加工而成。放入口中,口感清鲜柔嫩,唇齿留香,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中国美丽乡村——九龙镇山蕉坪
黄花镇
黄花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整个地形似花形,且秋季田园山间遍布黄花,因而得名。1987年4月分别撤区设明迳乡、岩背乡;1993年10月分别改为镇建制。2004年6月撤销明迳、岩背两镇,合并为黄花镇。
彭家祠
彭家古堡始建清朝中期,建筑物仍依山势叠建而上,从山脚直至山腰,十分壮观,因其建筑形式与西藏布达拉宫相近,游人戏称“小布达拉宫”。
峰林胜境景点位于英西峰林十里画廊最美精华段黄花镇新民村,是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景点,峰林倒影,四季花海等,观景栈道依山延伸,观光凉亭点缀其中,前有聚螺山,中有聚螺祖庙,峰林风光一览无遗,婵鸣鸟语,清风拂面,空气清新,环境幽静脱俗。
水边镇
水边镇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古圩地处龙郁水河畔,居民依河畔而建,因而得“水边”之名。1958年9月后,建置分别为公社、区、镇等。1996年,设立飞来峡库区,水边镇划入清远市飞来峡区管理区管辖;2001年清远市飞来峡区撤销,11月,划归英德市管辖。水边特产有粉葛,以淀粉含量高、纤维幼脆、肉质白嫩、清甜无渣而远近闻名。
大洞镇
今大洞之地建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圩地在山坑谷地,当地人称山坑谷地为“洞”,故称大洞。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设浛属怀义都流陈图。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至民国设流陈乡。1936年流陈乡分设清平乡、流陈乡。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域先后改为大洞乡,与水边、连江、黎溪等地同属跃进人民公社,与水边合为水边人民公社、大洞人民公社、大洞区、大洞乡,1993年10月改为镇建置。
家乡真美~
看到您的家乡了吗?
您最喜欢哪个镇?
你是英德哪里人?
欢迎大家留意跟小编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