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JOBAD广告
FANGAD3广告
JOBAD
广告
帖号:1461211 打印 浏览:4813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分享] 社科院周少来:谨防乡村振兴中的“样板化”现象

社科院周少来:谨防乡村振兴中的“样板化”现象



新三农  4天前



文 / 周少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博导)



    乡村振兴“样板化”让城乡融合之路“跑偏”
      城镇化是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过程,需要城市产业发展吸纳农民就业,城市社会保障福利待遇保证农民更好融入城市,这样才能逐渐解决好“人的城市化”问题,从而实现土地集约高效产出,提高生产效率,拉动经济增长。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城镇化,需要城乡之间人员、资金和资源双向自由流动,即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提升。从人员流动来说,也应是“该城镇化的城镇化,想留农村的能够留在农村”。但在实际乡村振兴发展中,个别地方出现了“样板化”现象。
       在一些地方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各种政绩冲动的刺激下,形式化的乡村振兴悄然而起,产生了一些“样板化”现象,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人为城镇化运动中的“农村社区”样板化。二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美丽乡村”样板化。先进的样板可以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但追求“样板化”的发展模式,背后却隐藏着扭曲的政绩观和危险的发展隐患,必须得到重视与防范。
       “运动式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大规模、运动式的“赶”农民集中居住,兴建大量“样板化”的农村社区,即把原来五、六个,甚至八、九个村的村民,集中集聚在靠近城镇的农村社区,而把原来农民的房屋拆掉,宅基地复垦整理为耕地,由此节约出大量“建设用地”,并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这一土地交易机制,实现县、乡镇两级“土地财政”的大幅增长。这便是各地基层政府普遍开展的新型城镇化的“样板”,越是经济发达、越是土地需求强烈的地方,“样板化”的城镇化开展得越是猛烈。
      乡村振兴中的“美丽乡村”建设,同样是一个现代化发展后的产物,需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联动互动”:先要保证农民真正融入城市,保证其在城市有稳定的就业、收入、住房和社会保障。在此基础上,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农村土地高效流转,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支撑留在农村的职业农民安居乐业。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自愿的“双向流动”的历史性过程,城、乡之间人员和资源进一步实现自由流动,达到城、乡之间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平衡后,才可以建成所谓的“美丽乡村”。
        然而,现在一些基层政府,人为地“样板化”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每个县、每个乡镇,都有几个“示范村”,每年投资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一般靠近城镇边上,或靠近交通要道,用于各级检查和参观学习。但是这些所谓的“美丽乡村”,不是人口自然集聚的结果,由于没有产业支撑,不能留住青壮年,“美丽乡村”中还是空空荡荡,只能看见一些老弱妇幼。这便是“美丽乡村”的“样板化”,愈往中西部乡村走,愈能看到“美丽乡村”的“空心化”。

    乡村振兴“样板化”发展成本沉重,隐患重重
      乡村振兴中的“样板化”看上去好似一幅城乡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但其愈演愈烈的态势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其中无数的“发展成本”是由整个社会承担的,蔓延到乡镇的“高房价”,就是其突出表现。这些人为制造的“问题”则可能是长期而复杂的。
      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一些地方普遍推进的 “农民集中居住”,新建了大量的农村社区,造成大量的原有住房被拆,而其中的大多数是农民最近一二十年内盖的新房,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农民住进农村社区以后,当地的城镇并没有多少产业支撑,大量青壮年还是需要外出打工,新建的农村社区还面临着“空心化”的问题。同样,由于农民离开了传统的农业种植土地,新建的“美丽乡村”无法支撑农民生活,在面临“空心化”后,还可能被“二次拆除”。
      “梯次城市化”进程被打乱。中国紧张的“人地关系”,传统农业无法支撑巨量人口在农村安居乐业,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定,城市化也必然是一个逐渐融入的“梯次城市化”: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和各种城镇,每个人“各得其位”在各级城市一体融入。但现实是,农民工大量涌入大中城市和东部城市,在此能够获得较稳定就业和较高收入,但由于高房价和高户籍门槛,而无法顺利“融入”。但在自己的家乡村镇,被运动式“城镇化”所裹挟, “名义上被城镇化”但却无法实现稳定就业。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紊乱现象:“一头堵,一头热”,人们想进入的城市“堵着”,不想进入的城镇“热着”。由此带来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各种制度性问题,以及人们权利和利益互动中的纠结性矛盾。
       激化城乡基层治理中的问题和矛盾。快速的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急剧的结构性转型,从而引发了很多问题:一是土地征用、拆旧建新中,涉及大量的补偿资格、标准、数量、质量等方面的细节问题,由此产生一些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给基层县、乡政府造成极大的“维稳压力”。二是几亿农民工的“两头管不着”,即在打工的城市,农民工无户无房无保障,无法真正融入;在家乡乡镇,农民工有户有房,却缺少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且长期“飘荡”在城乡之间,村委会不能实行持续有效的管理。“人户分离”“人地分离”“人房分离”,由此造成的“人家分离”,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最大难题。
       基层治理现代化步履艰难。面对激进的城镇化建设,基层乡镇政府“权小责大”的体制性困境更加凸显。政府髙压式项目推进,广大居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难以实现。而且这种大规模的运动式治理,很难做到依法行政和依规则办事,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也会遭遇困难。

     “样板化”的乡村振兴之路走不远
       乡村振兴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同时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样板化”的乡村振兴之路走不远。
       城镇化进程需要全国性的“顶层设计”。开放社会的人口流动是一个全域性流动,而人口流动的指挥棒是就业和安居,人口自然流入产业兴旺、收入较高和易于安居的城市,而这不是“人为设计”所能完全“规划”的。应从中央层面部署“人的城市化”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的制度安排。同时,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有效降低融入各级城市的门槛和成本。
       防止基层政府人为炒热城镇化进程。随着扶贫搬迁和自然村落的衰落,各地在基层开展的农民集中居住有其合理性,对于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也大有裨益。但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异地交易的制度通道,刺激了各地撤村并居、农房集聚的“利益冲动”,推动了愈演愈烈的“土地整治”运动,这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有可能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中央和省级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土地整治”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链”流向和分配,在有序推进就地城镇化中,遏制“要地不要人的城镇化”。除此之外,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增进产业支撑和人才支持,顺应人口流动规律,而不是“样板化”建设。


来源:人民论坛
阅读 3083
送鲜花(0)|扔臭蛋(0)
“梯次城市化”进程被打乱。中国紧张的“人地关系”,传统农业无法支撑巨量人口在农村安居乐业,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定,城市化也必然是一个逐渐融入的“梯次城市化”: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和各种城镇,每个人“各得其位”在各级城市一体融入。但现实是,农民工大量涌入大中城市和东部城市,在此能够获得较稳定就业和较高收入,但由于高房价和高户籍门槛,而无法顺利“融入”。但在自己的家乡村镇,被运动式“城镇化”所裹挟, “名义上被城镇化”但却无法实现稳定就业。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紊乱现象:“一头堵,一头热”,人们想进入的城市“堵着”,不想进入的城镇“热着”。由此带来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各种制度性问题,以及人们权利和利益互动中的纠结性矛盾。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JOBAD1广告
JOBAD1广告
JOBAD1
广告
教授你好,为了支持您发表意见,可以关注下微信公众号:  中国城市中心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PID号:10076351

回复:感谢! 关注了,我们不只要关注专业领域动态,更注重研判这些新动态和新观点对基层具体现实的影响,致力形成切合基层实际状况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建议。
       我的优势和特长不在于直接针对具体问题难点提供最佳方案,而在于以学术规范和学术原则,尽量精准提取生产和创新中的难题关键点,提炼问题,形成项目,依托项目构建”地方实体骨干+地方专业人才+高端智库“的最佳利益相关项目建设(研究)团队,以精准引进和精准培养为手段,现实高质量解决难题,提升基层主体(企业)的软实力,以综合实力提升为原则主线,最终达到基层实体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目的。

        我们的成果给出的操作路径和措施手段可以直接面对具体实体个体,也是可以通过政府重视和支持来落实成果在一个地区整体(县区或市)的转化,一体化实现当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全域多层次把引进高端人才同精准培养地方精英有机结合起来,以地区整体人才结构的优化,人才质量和人才总量的大幅提升,以充沛的优质人力资源为支撑,为欠发达地区现实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提示:本帖最后由 sgqjlds 于 2020-12-4 21:20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请问教授,我这样的属于那种呢?该怎么解决呢?我的问题可是一直没解决掉哟。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请问教授,我这样的属于那种呢?该怎么解决呢?我的问题可是一直没解决掉哟。
原帖由 百姓心声 于 2020-12-4 19:39 发表
回复:你好,我好像多次和你说过了,要么以一己之力死磕,一边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诉求,一边不断学习,自学成才,使自己成为精通法律解决问题的专家;要么直接找高水平的律师团队,走程序。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JOBAD1广告
JOBAD1广告
FANGAD1
广告
谢谢您带给我们这篇文章,感谢作者和您的转发。让我们看清了整盘棋局和脉络,虽然这盘棋有些落子未必合适,但这种造势,控势,顺势和引导洪水的试探方式。让我看待问题的角度高了一层,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是伟大的时代。
送鲜花(0)|扔臭蛋(0)
社科院看到了问题的所在怕也改变不了乡村振兴样板化的难题,历史总是要在付出大代价后才发生转折的。
送鲜花(0)|扔臭蛋(0)
回复:你好,我好像多次和你说过了,要么以一己之力死磕,一边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诉求,一边不断学习,自学成才,使自己成为精通法律解决问题的专家;要么直接找高水平的律师团队,走程序。
原帖由 sgqjlds 于 2020-12-4 20:01 发表
回复:我也想找高水平的律师,钱钱钱呀,为什么政府不解决问题,反倒要我自己解决呢?没有政府去出那么证,何来我的问题?这不就是只管拉屎,不管厕所在哪里吗?如果这样当官,我也能当,难怪管理从来没见过完善的一面,佩服佩服,教授,官怕都是你这样的思想,难怪我的问题一直解决不了,事情是他们搞出来的,问题却要我自己解决的话,有点不合理吧,要是做到了通知,做到了核实村里户口,还会有我的问题出现吗?再说现在的问题都是不清不楚的,究竟是不是真把我村子的证抵押了,还是造谣?那应该给我个答复吧。
送鲜花(0)|扔臭蛋(0)
回复:我也想找高水平的律师,钱钱钱呀,为什么政府不解决问题,反倒要我自己解决呢?没有政府去出那么证,何来我的问题?这不就是只管拉屎,不管厕所在哪里吗?如果这样当官,我也能当,难怪管理从来 ...
原帖由 百姓心声 于 2020-12-5 09:32 发表
回复:同样的问题遇到你就重重复复说个没停,一边诉苦,一边推脱说是政府责任,遇到别人却是正视现实,敢于碰硬,撕破脸皮,抓住关键找到突破点。
       你发现你与别人不同之处是什么了吗?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AD广告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为防止内容意外丢失,发表内容较长时请先保存。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