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AD广告
帖号:1225444 打印 浏览:1746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分享] 富哥话英德--英德茶文化之根“尧舜仙茶”

《富哥话英德》
山山水水,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尽在《富哥话英德》
英德电台fm99.9每周三上午11:30——12:00



【音频节目请点击收听】





  英德民间流传仙茶故事,老百姓喜欢把英德八条大山脉海拔800米以上生长的茶均称为仙茶,分别是:尧山茶、舜山茶(又称阿婆嶂茶)、五郎嶂茶、九郎峝茶、乌坭坑茶、七星墩茶、天堂山茶、文婆山茶。



  尧舜仙茶是流传英德民间的一个美丽故事。传说,尧帝禅让给舜帝后,南游,至南方一山川,居住一段时间,率随从种茶、种果并放养万物生灵,不久,便由沿河而下,继续南游。



  此后,这里人杰地灵,万物茂盛,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尧山(位于今石牯塘、波罗镇等),此河称为陶水(流经石牯塘、浛洸两镇与洭水交汇),还有船底顶、百鸟塘、八宝山、十二旗、蝴蝶谷、锦潭、天门沟等地名。尧山山顶生长的茶便被称为“尧山仙茶”。



  后来,舜帝亦沿尧帝足迹南游,先至尧山,展现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景象,甚喜,便与民同乐,一起采茶摘果,然后顺陶水南下,至洭水(现称连江)东行,准备入溱水(现称北江)南去。



  舜帝发现溱水与洭水交汇处(今连江口江口咀)亦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雄奇山脉,便入山居住一段时间,授山民种茶、狩猎之艺,别时,登一高峰,命宫庭乐队奏《望娥》曲,唱《熏风》词,“熏风”指南边吹来暖暖的风,“熏风词”意指老百姓唱的山歌,说明舜帝与民同乐。



  舜帝走后,此地人杰地灵,此山脉被称“舜山”,舜帝登高奏乐处因位于英州城南边,故通称为“南山”,南山最高峰被称为“鸣弦峰”,最东面北江边山顶一亭被称为“熏风亭”,半山处还有唐代元杰“煮茗台”石刻。舜山(今阿婆嶂,又称古浈山)生长的茶被称为“舜山仙茶”。


  英德属喀斯特地貌,山高林密,气候独特,物种繁多,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很多,生长有不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古茶树。



  老百姓之所以称这些山顶古茶树的茶为仙茶,是因为这些茶更环保,更原生态!陆羽《茶经》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英德地貌,均属“烂石”或“砾壤”,英德仙茶生长地为“烂石”,应为“上者”之茶,而英德红茶长于英州各地的“砾壤”,是为“中者”以上之茶也。


  目前,英德红茶盛行,尤其追捧英红九号,而这些茶均在英德区域种植为正宗,受英德八条大山脉仙茶独特气候的影响,因此,英德仙茶是英德红茶之根,是英红九号之源。


  以上概述,可以说,尧山茶和舜山茶是英德八大仙茶中的仙茶,因此,“尧舜仙茶”是为英德茶文化之灵魂!



具体故事,请听音频。
节目策划、主持:吴永全
节目编写、主讲:林超富
图片摄影:陈卫东,邵腾明
首播时间:2019.07.31

送鲜花(0)|扔臭蛋(0)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手机也能发帖 如何用手机发帖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