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FANGAD3广告
JOBAD1广告
JOBAD
广告
帖号:1481344 打印 浏览:13341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不输在起跑线,这是在毁掉孩子?
小虫网发起多个教育话题,引发了虫友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在此再次引入北大教授,社会学家郑也夫对孩子教育的独特观点。欢迎各界人士各抒己见,踊跃探讨!🙏🙏🙏


(下转)
中国家长最喜欢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多大岁数算是起跑线呢?十岁?已经晚了。小学六、七岁?也晚了。所以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识字,就要学英语,就要上补习班。

在发达国家,人家是有立法的,幼儿园不准识字、不准教算数。为什么不准呢?是因为你的心智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发育起来,不要给孩子压这么大的负担,而是要让他玩耍、让他自立。

人家更重视另外一些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日本幼儿园,小孩儿每天带着好几套衣服上幼儿园,随时训练孩子们脱衣穿衣,一个是为了不使孩子丧失自己皮肤和身体来调节温度的功能,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立。

我们中国的孩子,依赖性太强,唐诗能背几十首,英语单词认识几百个,可是自己不会系鞋带、穿衣服,这种依赖会对孩子的性格打上深深的烙印。

在不该认字的年龄认字、在不该算数的年龄算数,美其名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整个民族都输在起跑线上,在不该干这件事的年龄干这件事,极其荒诞。

有的幼儿园觉得的确不该在这个年龄段教小孩子识字算数,但是不教的后果就是会被家长骂。所以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复杂的,是共谋,是共同来“毁人不倦”。政府肯定要负责任,但是家长的责任也不小。

附件

Screenshot_20210123_142554_com.tencent.mm.jpg (297.97 KB)

2021-1-23 14:38

Screenshot_20210123_142554_com.tencent.mm.jpg

送鲜花(0)|扔臭蛋(0)
要求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的那些父母,起跑线其实是父母你自己本身好吗。你们细品。
送鲜花(1)|扔臭蛋(0)

文明发言,共建文明。
生命有终点线,但人生没有终点线,强调赢在起跑线的人,能告诉我什么时候才算是冲过终点赢了?怎样才算功成名就?你在中国超过了马爸爸,世界上还有其它的呢?就算你短暂登顶世界第一人,后面还有追赶者,还有更年轻的也在追着,何时是个头?
送鲜花(1)|扔臭蛋(0)

文明发言,共建文明。
现在小学课程深?这只是深在那些课外习题,而并非是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深了。为什么课外习题会难倒很多家长,这就是商业利益在主导教育,那些习题都是名牌大学名师挂牌编纂的,为的就是赚家长钱,如果专司小学低年级教育的“国宝(周总理语)”还在,你看会不会这样?现在小学作业都不准用作业簿了,还不是教育产业化作怪?

  说到小学课程深,问一问老一代小学生吧?现在小学数学有繁分数么?语文有学习划分句子成分么?有应用文么?三年级起有珠算,五年级有自然(生物化学物理的基础),地理,珠算,六年级有历史,一共九科,现在有几科?连体育课,图画课,音乐课都成了摆设。

  现在只多了英语,这又造成了弊端。因为现在教科书的设计出了弊端,完全违反了当年的【汉语拼音方案】,35个韵母被阉割为22个,其他13个被分割成音节,什么单拼,双拼,三拼,甚至搞出了六拼音节。现在老师按照教科书教拼读,有部分是拼不准的,还有拼不出的,比如UN,用音节拼“乌吴乐带鼻音”,根本就拼不出“温”,还有那个“天”是这样拼读““特,一,安””,古怪死了!很多一线初中教师还要花时间给学生补习汉语拼音!负责任的,还抽空给初中生讲一讲划分句子成分这些小学基础知识,不然就要到上大学时才有机会接触。这就是教科书的问题了。

  说起来,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商业口号的提出,已经有差不多40年了,起源与中国足球有关。1980年中国历史上最强的一支足球队冲击82世界杯,在4比1大胜沙特队以后,眼看出线在望,怎知沙特又来了一个0比4输给了新西兰,造成中新两队积分净胜球都一样,要在第三国加赛一场。结果,主力容志行上场几分钟就受伤被担架抬出,最后0比1饮恨。

  此后容志行改行做教练,提出“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计划20年后能打入世界杯决赛圈。也是从82年起,渐渐很多事都说要从娃娃,孩子,少年抓起,没过多久(85年)全党全国重视教育,教师连续提升工资并有了教师节。这时候商家们出动了,提出了一个非常蛊惑人心的口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配合这个的还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你今天对孩子的投入,同将来孩子的成就成正比”!

  现在,几十年来的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其实广大家长也是无奈,得益发财的,是那些胡乱拔高习题难度的那些摇唇鼓舌的教授专家,推波助澜的赚着昧心钱的还有那些摇旗呐喊的商家。
送鲜花(1)|扔臭蛋(0)

文明发言,共建文明。
教授儿子的起跑线和农民儿子们起跑线一样嘛,天生有个不一样的爹,努力是对的,扯什么补习班就太坏了,比如现在说的学十几年钢琴在企业团建上表演?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AD广告
其实教育的投入多少不是决定孩子未来最关键条件,家长了解掌握在什么时段实施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保障孩子受到正常教育,在确保其成为正常人前提下发展为优秀的人。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但没发展到一定程度,.应事教育是必经之路 ,当前国情”也不能抄发达国家那套。只能是笨鸟先飞 ,重复刷题。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sgqjlds 现在国内阶段就是应试,应试就要补习才能提高成绩 ,不断做题,熟读唐诗3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认真刷题3万册,不会做题也会套。
送鲜花(0)|扔臭蛋(0)
没办法,大环境如此,只能随波逐流,我不想我的思想让小孩是个异类,可能这种异类会出海因斯坦,但是还是大众民众就好,别人干嘛我跟着干嘛,别人报培训班我也报,但是我不会强制让小孩学习太多,兴趣爱好吧,教育这块每一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哈姆雷特很少,但是。。。。。。。。。。。。。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JOBAD1广告
JOBAD1广告
JOBAD1
广告
国家的教育政策摆在那里,不是你想还是不想的事,也不是你愿意和不愿意的事,形势迫人,就是要把孩子按在起跑线上,你小孩不接受,那一入学就会贴上智商低,人笨的标签,老师也不待见,不喜欢,老师们就喜欢那些听话,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小孩,这样省心省力呀。我们去买猪肉都会选合适自己的,老师现在也是一种职业,一种养家的职业,跟培养社会人才关系不大了,所以也同样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呵呵。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转引小农情怀)受教育程度低,知识结构单一,思维方式老化,有很多人把成功归类于机会主义、关系主义。对教育的漠视,对学习的鄙视,对读书人的冷嘲热讽不抵于一杯白酒时,何谈思想?何谈理念?不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城里人玩的游戏,不要让农村人觉得投资孩子的教育是无法回报的事情,实行全面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逐步提升一代代人的素质,营造学习的氛围,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观念理念的调整转变是第一步,然后才是教育策略的把握。

提示:本帖最后由 sgqjlds 于 2021-1-24 13:27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国家的教育政策摆在那里,不是你想还是不想的事,也不是你愿意和不愿意的事,形势迫人,就是要把孩子按在起跑线上,你小孩不接受,那一入学就会贴上智商低,人笨的标签,老师也不待见,不喜欢,老师们就喜欢那些听话 ...
原帖由 zwg 于 2021-1-24 12:28 发表
回复:   在不知那个朝代开始,每个中国女人生下来,都被她的长辈告知:缠脚是对的,不缠脚是不对的。据说这种变态的兴趣爱好,来自南唐后主李煜,理由是他觉得女人小脚很性感,然后就一直流传,成为汉族传统中的一项陋习。
       而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惊奇的发现,汉族妇女竟然要缠脚。刚刚入关的他们,并没有学会汉族的这种变态的恶趣味,所以清廷发布法律禁止缠脚。但,遭到了民间的强烈抵制,于是清政府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随后这条禁令就不了了之,甚至缠足的风气还反向蔓延到了一些满族闺房中。
        直到民国初年,女人需要缠脚是陋习的观点才逐渐广泛传播。但是直到民国的那一千多年来,除了入关过程中疯狂杀戮的清廷外,没有中国人禁止缠足。包括那些亲手给自己女儿裹上缠脚布的母亲们。如果你抗拒缠脚,你的母亲会骂你,会打你。为了一个错误的信仰,做母亲的,忍心伤害自己的亲生女儿,这就是洗脑的力量。
送鲜花(0)|扔臭蛋(0)
开什么玩笑,缠足的都是比较有钱人家的大家闰秀和青楼女子,普通人家有几何人进行缠足
送鲜花(0)|扔臭蛋(0)
JOBAD1广告
JOBAD1广告
JOBAD
广告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广告帖、交易帖请发到“同城信息”版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