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AD广告
帖号:1480373 打印 浏览:3406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讨论] 专业不对口的合理性与区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矛盾的调适(1月21日12:11更新)
别说基层、事业单位,人才市场上大学出来的能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也不在多数,求生存谋发展,存在即合理
原帖由 天桥底下说书 于 2021-1-11 14:12 发表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小虫网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感谢参与,我此贴强调和刻意引出的一个现实,即基层人才闲置和浪费是指在一个包含多个行业部门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如县或区)中,由于整体人才结合不合理导致总体使用效益不理想,造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出现发展质量不佳或发展不持续的状况。而你可能注重于对专业人才个体的理解和同情,认为专业不对口现象很普遍,也很正常。
      专业对口与否在专业性(学术性)岗位与事务性岗位之间有明显区别,一个职校或中专文秘专业毕业生的领导(主管)可以管理领导一群从事事务性工作岗位的硕士、博士生把工作完成的井井有条,但一个中技毕业生绝无可能带领一帮硕士博士从事高尖端产品的系统性研发和技术攻关。用事务性工作岗位人才专业能力应用特点和认识观来观察和概括所有行业领域专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客观,也不科学,特别是理解了地区人才专业结构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后,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已经被基层大众认同甚至接受的专业不对口现实。一个由(人力)人才资本源源不断投入运作,产出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行业部门中互相作用,互相牵制,如果所有行业部门和专业领域所有工作岗位都是事务性的,对应的地区人才结构一定是畸形的,其产出效益肯定是低下的。
      管理不创新,技术创新也难以实施。人才结构难题或许正是造成基层正在遭遇的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工作效率更加低下的恶性循环现状的重要病根之一。


2021-1-21 12:11 补充内容: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人才结构,(点击阅读
2.申雪,人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33)

提示:本帖最后由 sgqjlds 于 2021-1-21 12:11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职业农民进工厂,就是人才闲置浪费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AD广告
虫友 PID号:10111434  *2楼(金牌)*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职业农民进工厂,就是人才闲置浪费

回复:所谓职业农民其实是专业化农民,农民经过专业化教育培训后,如果社会没有相应农业专业岗位提供给他们,他们也只能找非专业岗位工作,这跟专业技术工人一样。所以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完整,行业领域衔接不紧凑,专业分工不细,就业包容性差,人才闲置浪费率必高,其结果是区域内产业融合不充分,提升速度慢!

提示:本帖最后由 sgqjlds 于 2021-1-21 17:57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好像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农民大多数,也可以说地球上农民最多,什么你说有什么合理性?是科技没那么发达到可以不种地可以填饱肚子
送鲜花(0)|扔臭蛋(0)
楼上讲的不清楚,理解不来🙀


2021-1-23 23:25 补充内容:
包括农业在内有哪一个行业不在不断竞争之中创新,在创新比较之中竞争求发展,求生存的?

提示:本帖最后由 sgqjlds 于 2021-1-23 23:25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4楼:
        你是否认为农民就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一直以来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各项任务都不是专业工作,或者是专业程度很低的工作?你了解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多少农民养一个公务员,文明发达国家又是多少个农民养多少个市民呢?
送鲜花(0)|扔臭蛋(0)
FANGAD1广告
FANGAD1广告
FANGAD1
广告
一谈到教育教学,人们就会联想到老师和学生,一讲到与农业农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们就会联想到种植、养植,水稻,鸡鸭牛羊猪,通过阅读下文,或许会改变你对传统农村农业发展对技术专业及学科的需求依赖和思维局限,思考农村农业现实改革发展更丰富多样的手段和方法!




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叶敬忠院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ID:CAU-cohd),摄影:王树远,编辑:邵念念,原标题:《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叶敬忠院长在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


大家好!


祝贺大家顺利毕业,即将奔赴新的岗位!此时此刻,我不想对大家的本科或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因为最好的总结需要留给你们自己去做。

在大家进入人文与发展学院时,我都会向大家介绍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理念和理想。尤其会强调,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我认为,在知识与思想之间,知识是物质的,思想是观念的;知识是经验的,思想是哲学的;知识是功用的,思想是自由的。大学学习并非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而更是为了获得思想来追求自由。在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传递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关切视角便是普通人。


在人文与发展学院的5分钟宣传片《他们》中,全片仅有三句话——看见他们,走进他们,讲述他们。我们希望呈现的是:在大发展时代,人们看到的常常是高楼大厦、高铁高速……,而看不到大发展背后的数以亿计的普通人。人文与发展学院就是要看见这些普通人,通过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社会行动走进这些普通人;通过论文著作、社会讨论、政策倡导等讲述这些普通人。

在大家毕业之际,我想再次提示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关注我们社会中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人中的弱者。

在罗伯特•钱伯斯1983年出版的著作《农村发展:以末为先》中,他提醒那些住在城市且带有城市偏向的发展官员、发展学者、甚至学习发展的学生,若要想做好发展工作,使得发展行动能够真正惠及普通人,那么就“要尽可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弱者或穷人的社会现实和生活世界,我们才能够理解弱者或穷人的生计压力和生活需求。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人人都想成为一名强者,没有人想成为弱者;因为人们会认为强者是胜利的象征,而弱者则是失败的代表。因此,“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践行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拥有权力、资源或身份优势的强者,保持一种弱者心态,更为困难。

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有目共睹,几乎所有中国家庭都是受益者。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的戾气也在快速加重。这并非危言耸听,其严重程度,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在餐厅、公交、地铁、高铁甚至飞机上因为抢座而吵架厮打,医闹事件、校园欺凌、家庭暴力、插队夹塞、开斗气车,甚至因为被看了一眼就殴打他人……这些现象似乎并不少见。而在网络场域,更是戾气四溢,那些所谓的高端人士,在微信群里常常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加。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持这种强者心态的人往往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常常是目中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这里的例子实在太多。例如,我多次见到西校区早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将车子直接停在带有明显禁停标识的学院正门口;高端小区里有的业主直接将车辆停在草地上;网络上,一旦他人提出不同意见,便开骂约架;以及太多的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在餐厅、马路、高铁,甚至飞机上,拳脚相加。

这样的强者心态最为恶劣的表现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例如,餐厅顾客辱骂殴打服务人员;小区业主辱骂殴打保安;男性辱骂殴打女性;成人辱骂殴打儿童老人;有权者辱骂殴打普通人;有钱人辱骂殴打穷人。

这样的强者心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也无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践行。例如,参考王治河先生关于现代性霸权的分析,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剥削自然,而不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常常是崇尚算计、效益至上、蔑视感性,而不关注体验感受、行动意义。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上每每是科学沙文主义,即迷信科学的客观性和功用性,而蔑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情怀感。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城乡关系上,一般是要农村向城市看齐,尤其是为了城市化建设和城市人的生活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

正是由于强者心态在社会建设、国家发展中的诸多损害,在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最后时刻,我才要再次提示大家,记住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的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尤其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离开校园后,假如你从事扶贫工作,请努力理解穷人的生活现实和生计压力,不要将自己想象的扶贫方案强加给穷人,若穷人不接受你的方案,请不要贬损他们的素质和眼界,你需要尝试像穷人一样感受世界。

假如你从事乡村振兴工作,请努力理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生产逻辑,不要以为可以将一个外来者的产业方案和市场方案强加给村民,钱伯斯提醒过我们,“自己冒险是一回事,而鼓励其他人冒险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也许农民还保持着斯科特指出的“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你需要尝试像农民一样感受世界。

假如你如我一样,是一位男性,请努力理解女性的多重角色和多重压力,不要在一切生产劳动和工作安排中都要践行狭隘的“男女平等”,其实女性一直面临着因传统性别角色分工而制造的不平等,一位女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人口再生产责任和职场压力。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在生产安排和工作考核中,男性需要尝试像女性一样感受世界。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请你努力理解那些服务人员、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努力理解那些无权者和无钱者,努力理解那些老弱病残人群,不要以为你真是他们的上帝,不要以为你真比他们高明,不要认为你真是他们的救星,很多事情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件区区小事,而对他们来说,则可能是令全家焦虑不堪的天要塌下来的大事。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

正是因为人们其实根本不可能真正体悟到弱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保持一种态度,也就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各位同学,人们都将自己就读过的学校称为母校。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我们有浪漫的情怀和朴素的思想。我们希望我们的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保持真实,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思考社会、追求意义,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卢梭曾说,“看到你们这种端庄朴素的装束,谁还不鄙视虚浮的奢华?”我想对我们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毕业生说,“看到你们的朴实纯真,谁还不鄙视浮躁圆滑;看到你们的高洁志趣,谁还不鄙视精致利己;看到你们对弱者的尊重,谁还不鄙视强者的骄横?”

同学们,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在大家即将离校远行的时刻,我们想告诉大家,人文与发展学院犹如你们的母亲一样,并不在乎未来你的事业会有多大,并不在会乎未来你的财富会有多厚,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你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无论你在何时,无论你在何处,不需要提前通知,不需要提前准备,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将时刻张开怀抱,等待你的归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ID:CAU-cohd),摄影:王树远,编辑:邵念念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广告帖、交易帖请发到“同城信息”版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