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明信片风景画——“何公坑口照片”辨析
前些时候网友辉琳发来一张照片,问此照片是否拍摄的是何公坑口,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当时说过有时间会详细解说自己看法的,后来也到几个地方对比看过。下面是对于这“照片”的辨析,欢迎大家讨论。
粗看画中景物似何公坑口,北江对岸有一九层塔如文锋塔。但细看却发觉这里的何公坑远近周边的景观不符。下面主要从两大观点剖析:
一说何公坑:
1.何公坑口不正对着对岸的文锋塔,而且南岸远处山形完全不同,也没有这么近;
2.画面左边有大量建筑物,还有两条高耸的巨大标杆。大量建筑物层次分明呈梯级状,是依山而建的“山城”景观。要知道在清末民初,这何公坑口东边还是一片倾倒余泥渣土的烂地,没有任何像样一点的建筑物的;
3。历史和现实中,南岸文锋塔周边是没有建筑物的,而图上何公坑口右侧对着,南岸却有不止一座建筑物;
4.何公坑口左侧是一片河坑交汇冲积地,沿着坑口伸向北江,名为“咀角头”,这片冲积地的存在比后来的长堤一线久远得多,而图上没有这个特殊地理标志;
5.何公坑口右岸,自从有学前围,这里就有一个长条青石铺设的担水码头,图上没有。
二说,此照片拍于南山以北“雾水桥”,也就是60——70年代南山糖纸厂起蔗码头北边,也只有这里才有两个出水口,南糖公路在这两个出水口建有两座公路桥。如果当年有座雾水桥,这里应该有条雾水坑。此说应不可能:
1,在此处往东拍照,背景山形不对,现实中山形是左高右低,右边会显出长湖山口,而图上正好相反,是左低右高,并且背景山距离座塔太近;
2,如有雾水桥,必有雾水坑,如图此坑堪比河公坑蓄水之前的丰水期。
先说何公坑:何公坑集长岭,马口片区,现新城城中城西之水,兼有大头山长流水,才成为何公坑水。在城镇水电站蓄水之前,何公坑水冬天尚且断流,而南山之西只有麻糍塘,遥塘蓄水流向北江,遥塘北边的黄泥塘蓄水流进何公坑,这麻糍塘遥塘附近的集雨面积不及何公坑流域集雨面积的几百分之一,在这里根本不可能出现一条如图中这么大水量的雾水坑!
3,那麻糍塘只是一个旱塘,没有出水口。两个向北江的出水口,一为遥塘出水口,二为现英金厂以北,南山大门以西,化肥厂糖纸厂以南这一小片低垄田地的出水口。化肥厂和糖纸厂地势比南北两边都高,上世纪30年代,英德在这片地办过南山林场和南山农场,后来的南糖公路在这两个出水口建了桥。在建南糖公路之前,县城往南山是从学宫背后过遥塘塘基去的,龟头石医院以南的北江河边是没有路。
综合以上各点对比,这幅图不是摄于何公坑口的实景照片,而是一幅“以何公坑北江文锋塔”为题材的风景画,极有可能是同那张“最早期的文锋塔彩色照片”一样,是外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风景画。
原图
图一原何公坑口新桥遗存,坑口对不正文锋塔
图二在原糖纸厂压榨车间位置,现防洪堤端处往东拍照,背景山远且左高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