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JOBAD广告
JOBAD1广告
FANGAD1
广告
帖号:2037485 打印 浏览:362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讨论] 涉及1600余万在校生,县域高中如何振兴?
截至2024年,全国共有7839所县中,占所有高中的49.76%;县中在校生1673.61万人,占全国高中生的57.27%——每10个高中生里,有近6个在县中读书。


      然而,作为乡村学子改变命运的主要通道,绝大多数县中均面临“教育质量下滑”与“生源流失”的羁绊——在很多地方,教育资源向省市中学倾斜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超级中学”甚至会在全省“掐尖招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县中高考人数整体呈减少趋势,本科率相应下滑,因此,有关“县中失落”等说法与话题频繁引发网络热议。


      县城是中国的底色。县中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载着无数农村和县城家庭对子女成才的美好期望。
送鲜花(0)|扔臭蛋(0)
许多地方教育资源向省市中学倾斜,“超级中学”跨区域“掐尖招生”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县中优质生源严重流失。
    例如,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2024年中考前十名中,有9人选择去城区读高中;湖北某县的示范高中在2008年—2021年间,无一人考入清华北大,与之前五年16人考入的清北形成巨大反差。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JOBAD1广告
JOBAD广告
JOBAD1
广告
从四川一个小县城的初中毕业后,黄宇轩今年顺利考上了重庆一所城区的“超级中学”。他表示,自己在县城的成绩一直“拔尖”,中考前甚至被学校的老师视为“状元”人选之一。黄宇轩称,他一直怀疑在县城的成绩是不是自己的真实实力,会不会在县里拔尖,但在城市只能算“平庸”。因此,他希望可以去城区高中和“一群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比一比”,并最终如愿上了重庆一所重点高中。

“县中难以考上好大学”,这是黄宇轩们普遍的观念。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2024年中考前十名中,有9人选择去安康城区读高中。县中流失优质生源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2025年7月,宁陕县人大代表、宁陕中学教师钟应红提出“关于留住我县优质生源的建议”,从小学起,宁陕县就有大量的学生转出。优质生源的流失造成县中每年“双一流”学生的录取比例小,很难考上好的重点大学。

宁陕县教育体育局回复钟应红称:“为有效遏制优质生源外流现象,每年选拔全县小升初前50名学生在宁陕中学设立了一个创新实验班,从创新实验班近两年中考成绩来看,2024年前十名中有9名为创新实验班学生,2025年前十名均为创新实验班学生,但安康中学、安康高新中学2024年、2025年从我县分别招录10名、9名优质生源,导致我县特优生源留不住。”

公开信息显示,宁陕中学始建于1956年秋,是宁陕县唯一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该校现有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约2420人,创新实验班自2021年秋季起开设,目的是每年锁定全县小升初前50名学生,遏制优质生源外流。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送鲜花(0)|扔臭蛋(0)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华对县中尖子生被“掐走”的现象感受颇深。杨华从2018年开始关注县中教育,每年都会组织团队去各地县中调研,在调研了数十个县、近百所中学后,他将调研成果汇聚成《县中:中国县域教育田野透视》一书,在这本书里,杨华认为县中衰弱最直接的原因是“超级中学”的跨区域“掐尖”。

杨华在大量调研后得出一个结论:真正对县中构成伤害的是“超级中学”的掐尖,而不是普遍认知中的县级财政投入不足。他以湖北某县为例,每年有十几名尖子生被全省排名靠前的中学“掐走”,数十名学生被武汉其他中学“掐走”。

杨华认为,县中振兴首先需要规范“超级中学”的办学和招生,掐断“超级中学”跨区域掐尖的政策和利益链条。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为防止内容意外丢失,发表内容较长时请先保存。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