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AD广告
帖号:1517113 打印 浏览:6626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原创] 发展规划中人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
本贴源自【英德发展】深入探讨2020-2035英德如何大发展?点击连接的深入探讨。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小虫网许可,不得转载

       一个地区某个时期的发展规划通常不会只涉及经济一个方面,而是从全局视角对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做的整体谋划布局,所以只以经济目标或某一局部的谋划来探讨“2020-2035英德如何大发展”有点牵强。无它,其实楼主引用或提出这样的议题已经弥足珍贵。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没有与地区发展需求对应的人才总量和质量,没有与地区资源禀赋及产业特点相匹配的人才结构,所谓发展和创新要么是昙花一现的浪得虚名,要么是擦身而过的过眼云烟。地区人才结构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常态,也是落后欠发达地区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则,任何逾越这一基本原则呈显的所谓创新和发展都有可能破坏平衡发展的基本条件,走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陷入无序发展的泥潭。(相关论述参考图示)只有在三者发展达到平衡状态才有地方社会经济整体提升的可能,没有完善的人才结构,就没有软实力可言,没有软实力支撑的发展不可能是科学和可持续的。那么,人才结构调整理当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抓手,付诸实施的重要切入点。

       规划注重协同性,平衡性和操作性,侧重切合地方实际的突破亮点,在均衡发展前提下找到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除了尊重整体利益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还要科学运用人才规律形成关键创新突破点,以一点突破联动全局之势牵动地区多点创新,形成地方特色产业为龙头带动下游企业共生发展,连点成片的整体发展局面。   

      我们看过很多地方的发展规划,其中不乏重手笔引进人才政策的亮丽出台,但对引进目标,引进原则,引进人才的专业选择,引进如何与培养结合,以及如何通过对一个整体可控的人才结构尺度把握来提升人才引进培养的实效等却极少提及和涉及,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一体化的通盘战略。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小虫网许可,不得转载

附件

欠发达地区人才柔性引进的路径与策略研究_插图1.jpg (180.67 KB)

2021-4-7 11:19

引自:欠发达地区人才柔性引进和路径与策略研究【J】.梁德深等.决策咨询.2019.04

欠发达地区人才柔性引进的路径与策略研究_插图1.jpg

送鲜花(0)|扔臭蛋(0)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FANGAD1广告
JOBAD1广告
JOBAD
广告
欢迎有认识,感兴趣的朋友交流探讨,各抒己见!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为便于理解,先看下人才结构概念及人们对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的描述,如下:

       一、人才结构
      人才结构(structure of personnel),人才系统的构成形式。可分为三个层次。(1)人才的个体素质结构。指个体间各不相同的德、智、体、美、技诸要素彼此结合的方式,是构成人才群体结构的基础。(2)人才的群体结构。指一个系统内各类人才按一定的层次、序列和比例相互组合的构成形式。主要由人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专业结构、素质结构等亚结构构成。(3)人才的社会结构。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才按一定的层次、序列和比例组合的构成形式。除包括人才群体结构中的诸亚结构外,还包括人才的部门结构、民族结构、区划结构、层级结构等。人才的社会结构也是一个综合体,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教育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


        二、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
      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各部门结合失衡。在研究领域上,搞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的较多,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较少;搞传统学科的较多,搞新兴学科、新兴技术的较少。在行业上,事业单位、机关人才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少;教育系统人才多,经济、农业部门少。2003年党政人才队伍有14684人,占全州人才总数的25-59%,事业单位各类人才41629人,片72.53%;企业单位各类人才1080人,占1.88%全州事企业单位4141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教学人员30204人,占72.93%,卫生技术人员5009人,占12.10%,工程技术人员2255人,占5.45%,农业技术人员2338人,占5.65%,利·研人员少之又少,仅有24人,.片0.058%,,在年龄结构_F:,人才队伍年龄老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专业技术人员中,绝大部分高职在45岁以上,年轻的高级技术人员偏少,且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卫生、文化艺术等方面都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35岁以上、政治素质强、文化程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少,如州直党群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2224人中,30周岁以下人员为426人,仅占19. 15%,且大专以上的相当一部分人员的学历是经各类电大、党校、函授等自学获得的,与现代条件下的综合型、服务型、开放式行政管理要求相比,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在地域分布上,大部分人才集中在州府所在地和8个县城区,农村乡镇人才较少,边远地区人才严重缺乏。由于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无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从而产生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部门对接失效。
送鲜花(0)|扔臭蛋(0)
人才梯队的搭建容易吗?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为什么说容易?一把手的能力很重要。就如万科王石所说,他把万科的每个人都看作是人才,不同的人用在不同的岗位,人尽其才,这样能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好。但这样的管理者太少。
为什么又说难?人才之间涉及的利益太多,而人才的个性比较强,人才间的关系难于调和,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大,人才队伍不稳定。比如万达王总,把不会喝酒的博士开了,这有点难搞。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英德只是粤北的一个县,基本没有自主决策权,谈何发展,稳住饿不死就行了。
送鲜花(0)|扔臭蛋(0)
FANGAD3广告
JOBAD1广告
JOBAD1
广告
教授,这几年我在山上种竹子,种的时候山坡上的因干旱死了两批,好不容易种活了长得也不好;山谷的几乎损失,而且长得郁郁葱葱,后来我花了点钱引水灌溉,山坡上的也长得可以了;近年产笋了,我发现在施肥一样的情况下,山坡的产笋多而小、竹子长得矮点,而山谷的产笋少而大且竹子长得高。经过讨教得知原来是光照条件不同的原因。冬天隔三差五一场霜冻,山谷的竹子受伤严重,而山坡的却安然无恙,好像也不影响产量。这几年我去大山里看过野生竹子,大多是长在山谷里的或者水分较为充足的地方,条件差一点的山坡是见不到的。种竹子的这几年,旱了浇水,贫瘠施肥,虫害就打药,让竹子长得还算可以。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无鱼 你好,在这个主题下介绍你不断总结探究的创业经历,我想你一定是有所思考并有特定技术支持需求,详细聊聊👍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回复 8楼 PID号:10177510 sgqjlds 的帖子

  英德的竹笋种植历史比较悠久,种植技术和加工等方面都沿用几代人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还算成熟。我想英德算是贫瘠的土地,人才不来或者留不下来也是正常的,有可能有人才来了也适宜不了,人才跟现在的产业不配套。如果种人才和竹子一样,天旱就浇水、地贫就施肥,说不定能长出好苗。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回复 8楼 PID号:10177510 sgqjlds 的帖子
  英德的竹笋种植历史比较悠久,种植技术和加工等方面都沿用几代人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还算成熟。我想英德算是贫瘠的土地,人才不来或者留不下来也是正常的,有可能有人 ...
原帖由 无鱼 于 2021-4-10 17:26 发表
回复:你关于人才不愿意到落后地区和落后地区人才必然流失的结论在传统人才使用习惯之下是正常和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只要英德使用人才的旧观念不变,旧习惯继续,导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劣势的因素就依然存在,局部的投入和努力依然不能带来根本转机。要实现根本逆转,宏观上,关键在用人规则和用人机制上实行创新突破,在“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创新”——“人才结构”等互相制约,互为牵制,互为作用的相关复杂因素之间积极地谋求高频率、多学科和全领域的动态平衡,在微观上,在具体项目之中科学构建利益相关方,维护实体主体地位,组建最佳(即专业结构合理和优良的,利益互为助益关联且受法律保护的)项目团队,产出高质量理论和实践成果,提高创新实体(个体)的经济社会效益。

      宏观构建与微观操作互相条件,互为支持,也互为影响。宏观机制的突破需要政府支持和投入,而微观操作则关键在创新实体的理解和执行。两者既可同时实施,也可以总结微观创新实效,提炼宏观政策要点和抓手的方式分开实施,如先通过纵向课题立项,对特定具体行业领域个体进行的创新活动做(研究)总结,政府参与评估,做进一步成果提升和转化运用,即根据区域整体需求现状,在宏观层面探索构建一体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措施和办法,出台一系列支持地区全域发展的地方政策、制度规范和支持创新的细则方案等,以地方政策制度为引领,以相关组织为保障,科学引导各领域创新实体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积极投入创新活动,产生整体效益。

      补充一点,你把人才发展和成长等同于种竹子的类似观点我不认同,人才是流动的,人才兑现专业价值的方式,人才对社会的价值,很大程度是通过流动和选择来实现的,人才有追求价值最大化,方式最优化的可能性,所以人才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和适应性,而竹子(植物)受地质环境和条件影响很大,跟人才的适应性、选择性是没得比的。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小虫网许可,不得转载

提示:本帖最后由 sgqjlds 于 2021-4-11 19:49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FANGAD1广告
FANGAD1广告
FANGAD1
广告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手机也能发帖 如何用手机发帖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