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英雄迟暮——大桥的昨天与今天以上关于建桥时间,民办公助的投资以及建桥的恢弘场面,大致述说了英德(人民)大桥的前天,从那以后,大桥迈步进入到了它的昨天。
英德(人民)大桥通车以后,对英德的建设发挥了极大作用,湖南的冷水江铁厂,江西萍乡钢铁厂的矿石运输每天都离不开大桥,甚至,英佛公路的修建,这座老桥也在“海关”前建起了“收费站”,发挥了收费作用“立了新功”。
1973年,县城建起了南门口——水巷口大码头,同一年,大桥东端到火车站公路也浇捣了混凝土路面,大桥的交通渐趋忙碌。特别是到了80年代,龙头山水泥经大码头装船,更使大桥日夜兼程。1984年10月,海关办事处成立,大桥更加繁忙了。到了90年代,大桥更是见证了“三脚鸡”称霸。
随着汽车的载重量越来越大,从开始的2.5吨,3吨,4吨解放牌,到六吨十吨黄河牌,到装1200包水泥的大长平板,英德水泥工业的重大势头,终于将英德(人民)大桥压成了“老弱病残”!大桥老矣!大桥危乎!
浈阳桥姗姗来迟的接班,使英德(人民)大桥在“病桥”“危桥”的状态中,又多奋战了三年!2002年12月30日,浈阳桥陪伴着“39项工程竣工”,终于通车了。从通车之日起“免费通行三天”,但是那些大长平板们却不买账,它们依然故我,驮着1200包水泥,照常奔跑在“病桥危桥”上,直到2003年1月3日零时封桥。
同当年的无数参加“民办建桥”者一样,英德(人民)大桥垂垂老矣!
很快就传来维修加固大桥的消息,还发了通告,不过,很快就没有了消息。
2005年10月,维修加固终于由重庆补强公司进场施工。这次维修加固,对西岸临河两个桥拱用了铁板加固,一些被敲烂偷了钢筋的拦河重建,由于整体加倒了一层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近桥主体部分重新浇捣,使原来向内走水的人行道变为向外走水。这次加固维修工艺粗放,特别是第三孔,严重的下沉并没有遏制或改善!加铺的一层桥面更加重了大桥负荷。在政治因素影响下,东西桥头堡上的“三面红旗”被随意改造为“一面红旗”,完全不尊重历史。
将近一年的加固维修以后,这大桥依然是封桥,只有一年在桥上放过元宵烟花。直到2012年春天,人大代表提议人民桥可以通行小车并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但是小车通行不过两月又打回原形,由于“8.27”大爆炸的连锁反应,大桥两头又再封闭,只通行人与摩托车。
从此,英德(人民)大桥的今天又走过了15年,它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也足足走过了半个世纪有多。
2021-5-21 09:32 补充内容:
补一张“危桥检测”
可惜的是,无论怎样检测,以及重庆补强公司的维修加固都没有起到作用,“毛——主”两字之间孔顶处两边人行道严重向外倾斜,直至如今。。往后。。。
提示:本帖最后由 sirenqiye 于 2021-5-21 09:32 做过手脚,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