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德这些地方长期落后,不是没有原因的,当然从大环境来说,整个粤北山区,韶关,英德,三连一阳,河源,都发展不理想
可想而知单从英德这么薄弱的经济发展,想独善其身搞发展是非常困难的, ...
原帖由 thinkpad爱好者 于 2021-11-25 14:00 发表
回复:感谢你的参与



,我细化了你的几个观点和建议,你观点
之一:一个地区的落后不是没有理由;观点
之二:一个落后地区想从周边众多落后县(区)中脱颖而出困难非常大;观点
之三:落后地区没有政策的扶持,外来资本的注入,靠本地人来投资设厂就想发展起来是“是痴人说梦”。你三个观点我都理解和部分认同,而且我认为就算对你三个观点给予重视,即(1)正视落后现状,反思落后成因,(2)避免重走落后县区好高骛远,摆脱落后地区同质化发展模式等弊端,(3)把握好一切上级的扶持政策,注重一切来自内外部的投资,特别想方设法大量引进外来资本。YD要发展起来也有相当难度,且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因为:(1)正视问题和现状不等于能充分有效解决难题,问题意识是工作态度,态度只是能力由弱转化强的前提和基础,并不保证能力提升到足以解决难题的水平。(2)吸取他人一个或多个经验教训并不意味着已经具备在实际工作中不犯同类错误,更不说明可以应对解决自身遇到的错综复杂的难题。(3)1)落后基层行业、部门事业发展长期以来弱相关,低耦合,对上级全领域多行业发布的扶持政策常常是应接不暇,很多项目勉强完成,建设质量不理想,项目效益不佳者较多;2)大量引进趋利的外资后,因基层维护自身主体地位意识和能力不强,维护属地合理权益能力有限,多方合作中总处于劣势。
常言道不破不立,提出问题不是坏事,但我针对你提出的三个难点给出了分析及理由,表面上支持了你的观点,却无意扑灭落后地区人们对家乡发展的希望,打击他们建设家乡的信心,只为大家清醒认识和面对困难和盲点,才不会被一些外在宏伟的发展表象迷惑了头脑,沉迷于看似轰轰烈烈的项目投资,忽略它们对属地投资的转化率,否则,无形中从地方到实体,从ZF到社会,从集体到个人都有可能丧失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利益。
不了解贴主以上英德发展面临难题的言论是出于对英德发展完全不抱希望,还是提醒属地人民要克服众多困难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我是站在属地百姓角度,以不破不立的姿态,论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列出的难题其实还太少了,因为我已经掌握破解更多难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任何不同视角、不同领域提出的问题和难点,只能丰富我们课题组应对和解决它的办法手段,提高解决它的效率和效益。欢迎持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