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贴是
[讨论] 广东各县区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排名 延伸探讨
我们探讨一下GDP经济指标的对经济发达地区的适用情况,再进一步认识和思考一下它的适用范围。
深圳
市政协委员,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杨清认为,GDP是衡量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综合指标。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构建国内大循环,单纯的GDP考核逐渐被弱化,转向“
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而GDP如其定义,以“属地原则”为基石,对区域内企业在区域外的投资与发展关注有限,不利于引导和激励本区域走出去参与国内大循环。可见,GDP对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存在明显不适用性,所以GDP指标用于衡量地区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妥,那么依据GDP把经济发达地区同落后地区同例于一表进行比较也是非常滑稽的。
章杨清以
深圳为例,建议升级经济发展的度量指标为GDP+:对于本地经济发展(即对内部分),在原来GDP基础上,侧重人均GDP等指标,以推动产业升级,聚焦GDP增长质量;对于异地经济发展(即对外部分),参照GNP指标,引导和鼓励本地企业走出深圳,推动国内大循环。
相对于GDP,GNP采用“国民原则”而非“国土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本地区)居民创造的价值,无论其是否在本国(本地区)内,均计入本国或本地区的GNP。
思考:这一理论创新提出和运用对欠发达地区有什么启示?既然欠发达地区没有现成的传统发展模式可以套用,在指标权重和选择上做进一步研究考量,能否创新出一套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更科学的指标体系,提出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相关阅读:
1.[原创]
强调区域一体化发展切合了外部积极因素对内部创新的需求!(
点击查阅)
2.[原创]
英德要实现超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什么?(
点击查阅)
参考文献:1.
探索发展新理念 采用“GDP+”度量指标 助推发展新格局 (
点击浏览)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小虫网许可,不得转载
提示:本帖最后由 sgqjlds 于 2021-11-16 11:56 做过手脚,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