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JOBAD广告
JOBAD1广告
JOBAD
广告
帖号:1432807 打印 浏览:160009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三棵树确实是一处古老的地名,它是英德(浈阳)-浛洸(含洭)故道中的一处标志性地名。三棵树西去两里到五里亭,东来一里是跨冷水坑的老白桥,经一条清朝中后期修筑的青石板路到龙门桥,修路碑亭,再延石板路到新街,里面就是英德城了。在英浛公路修筑之前,早已经有一条官路,连接英德城到浛洸,过阳山连州出湖南,连接中原。这条浈阳——含洭古道比南雄出江西那条古道更早,也更有名,南雄出江西古时只有羊肠小道,到唐朝开元初张九龄才扩修为官道。

  英德(浈阳)——浛洸(含洭)古道是古时两县通中原官道,历朝都有维修,每次大的维修都有记载,龙门桥南边三十米的修路碑亭有记载。这些记载留下的只是最近一次的修路记录,捐资芳名录都镶嵌在亭子两边的墙壁上,明朝以前的是青石板,清朝也是最后一次的是青花岗石板。

  从英德城发,这故道上有名的地点是:龙门桥—阿弥陀佛碑(在蒋塘基)—老白桥—三棵树—细桥岭—五里亭—六里亭——龙船迳—马口—风门坳—雉鸡塘—草鞋坳—旗山——火夹曲。向西过去属含洭县:背村。。。浛洸(那时是没有石灰铺的)。

  这三棵树离城约四里路,行人到此一般会小憩一下,于是很早以来有人在这里种下三棵樟树,每到夏天,浓荫密布,这地名就从这三棵樟树而来。岁月蹉跎,三棵樟树也随着岁月老去,雪上加霜,老树被白蚁蛀空,一场雷雨轰然倒下只剩下树头,年深日久再也长不起来。

  大约在民国二十三年,英浛官道修筑成英浛公路,路基拓宽,原在路边的三棵樟树头被挖掉,修路部门从走马坪林场拉来五棵大叶桉树苗,种植在离公路七八米处。英浛公路通车才几年,遇上日本仔打来英德,为阻止日寇西侵,公路被多处挖断毁坏。1945年1月下旬,日寇为打通粤汉线两路夹击,南线日军占领英德八个月。期间日军骑兵曾向西进犯,在风门坳被挖断的公路坑所阻,马匹死也不肯前行跪在路边。撤退时走到五棵大叶桉树旁时,一匹鬼马窜到一棵桉树前溜溜转。鬼子骑手大发雷霆,挥战刀将这棵桉树砍掉,这一下五棵树成了四棵树。没过两年,又是大雷雨,雷电将一棵桉树劈死,从此,这里又只剩下三棵大叶桉树。

  三棵树伴随着古老的地名又走过四十年吧,大约在1995年,已经改称s347的英浛公路这段称浈阳中路截弯取直填高,路中心从马草田边穿过,英浛公路的古地名三棵树远离公路五六十米,偏于一隅。从此,三棵树这地名离老英德越去越远,不再存在于年青一代心里。

  三棵树到2015年的时候只剩下了一棵大叶桉老树,本人曾于2015年两次到去给它留影,它最后的位置在新华书店与加油站的围墙边,在加油站一侧。2019年12月经过加油站,那棵老桉树已经不见踪影——千年老地名三棵树和代表它最后八十载风光的三棵老桉树已经彻底消失。
送鲜花(2)|扔臭蛋(0)
讲到龙门桥,我们大都会忆起英德城附近的古建筑,但是英德的古建筑到现在早已损毁殆尽了。多少古建筑群,只留下了依稀的历史记载,这里再讲一次在官方的历史有记载的龙门桥和只有老街坊记忆的修路碑亭。

  【康熙十二年英德县志】中【桥梁】篇已失,在记载历史沿革中有两处提到龙门桥:一:为“邑民周子通所建”;二:“隆庆三年(1569),耆民付光赞罗乾顺监督开凿濠塘,自龙门桥起至龙山书院刘知府墓前止。”

  古时设含洭浈阳两县,浈阳通中原要经浈含古道过连州出湖南。后来浛洸退出县建制,这古道称为英浛古道,龙门桥就是这古道上的一座石拱桥。千百年来古道不断修整,修路碑亭(非庙宇)就是古道修建历史的见证。

  我们所见到的修路碑亭重修于康熙时期,标准(2,4,8)青砖砌筑,一达六盖瓦坚固结实。碑亭东西墙各镶嵌两块青花岗石板,上首一块镌刻的【修路碑志】记述了英浛古道开凿由来,意义,沿途重要地点,几次主要大修的年代,以及本次重修过程等史实,其余三块是【捐资名录】。

  碑亭南北通向,两头是花岗石门槛,东西两边墙下共有四条40x40x200公分的青石条,经过历代行人休息,把石条坐得锃亮光滑,一尘不染。

  碑亭的南边,明朝以前就是英德城周边八个“市”之一的“龙门市”。解放前后,这里是买卖耕牛的“牛岗行”,大约1972年,市管会曾把它辟为“耕牛猪苗市场”,1978年左右,这里也曾作为自发的农贸市场兴起过大半年时间。

  可惜的是,修路碑亭在1973年初夏被拆毁,砖瓦用作建造裕光大队的鱼寮。【修路碑志】等四块花岗石板不知落在何方,只有一块青石板埋在某间铺前的地下,那是一块明朝或以前【修路碑志】的捐资者名录的石灰石石碑。

  从此,可作为历史文物,浛洭浈阳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修路碑亭从历史中湮灭了!

  龙门桥在修路碑亭以北三十米,是英浛古道的第一座石拱桥座落于故英州“新城”和老浈阳城之间。南汉乾和五年【公元947】置英州府于大庆山(现市二中和新城围)“建新城”时期,这后来的龙门桥被称为南门桥。那时新旧城之间的唯一通道是浛洸--浈阳古道,龙门桥就座落在这段古道中间,是英浛古道上唯一的一座石拱桥。

  我们所见到的龙门桥,其建桥石材的规格,风化程度同何公桥相似。龙门桥为独孔,约六米跨度,宽三米,青石板材干砌,石料与何公桥的相同。桥南东侧,或卧或立有几块巨大的褐色大石。

  龙门桥的历史功绩和修路碑亭一样,它见证了古浈阳通含洭通中原的历史,也见证了近代英德城乡发展的历史变化。龙门桥在解放后仍然任劳任怨地服务英德人民:英师附小和城镇小学,英德中学师生,裕光两大片区村民出县城,龙门桥是必经之地。

  古老的石拱桥焕发着青春,发挥了余热,直到1990年裕光路修建被填埋。此后,它永远被埋在地下,位置在朝阳路裕光路口东北处铺面地下三米之处。修路碑亭原址位于现龙门幼儿园大门左侧屋内。

  2016年9月13日中午,笔者曾在屋主指认下到地下室看过,整座桥还在,并没有如某些人猜测的拆毁。
送鲜花(1)|扔臭蛋(0)
JOBAD1广告
FANGAD1广告
FANGAD1
广告
回复 101楼 PID号:10799859 聪爷 的帖子

  在新街尾,这是一条在新街唯一的一条两头通的短小巷子,很容易找到的:你从南边(人民路)来,往左看,大约100多米就到了,可看见城南市场的边;如你从北边(环城路)来,往右看,不出50米就到。找这认亲戚呀?这里已经没有了那片“钉秤铺”,也没有了那几间藏“又鸟”的炒粉店了。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为防止内容意外丢失,发表内容较长时请先保存。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