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三铁工程:以轨道交通为引擎,重塑大湾区北部门户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北端的枢纽城市,清远近年来以“三铁工程”(南部通地铁、中部通郊铁、北部通高铁)为核心战略,全力破解交通短板,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这一工程不仅是清远落实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实践,更是推动广清一体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南部通地铁:广清城际构建“半小时生活圈” 广清城际是“三铁工程”中推进最快的项目。其北延线(清城至省职教城段)自2020年动工以来,桥梁桩基施工已完成90%,并引入千吨级架桥机提升效率,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未来,广清城际将与广花城际联络线无缝衔接,实现清远市区至广州天河45分钟直达,并接入广州地铁18号线、24号线等网络,形成“一张票、一张网、一串城”的公交化运营格局。此外,广州白云站预留的广清城际通道,将进一步缩短清远与广州核心区的时空距离,助力南部地区融入“广佛半小时通勤圈”。 中部通郊铁:激活京广铁路历史资源 依托粤汉铁路(现京广铁路)的历史积淀,清远推动京广铁路市域(郊)化改造,目标是实现“中部通郊铁”。目前,清远境内京广铁路段共设9座车站,但仅有源潭、英德两站办理客运业务。通过优化停靠车次、升级站点设施,清远计划将中部地区纳入“广州1小时通勤圈”,并探索开行高峰时段“点对点”列车,提升通勤效率。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既有铁路资源,也为中部城镇群与珠三角的产业协同提供了低成本交通支撑。 北部通高铁:广清永高铁打通“成渝-大湾区”新动脉 广清永高铁是“三铁工程”中战略意义最深远的一环。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自广州北站向北延伸,经清远清城、英德、阳山等地,串联湘西南与珠三角,被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项目总投资586亿元,计划2025年启动建设,建成后将结束清远北部连州、连山等少数民族地区无高铁的历史,并成为成渝经济圈对接大湾区的快速通道。清远自2016年起联合湘粤两省人大代表持续呼吁,终使这一“高铁梦”步入现实,预计将带动沿线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型。
从交通突围到全域升级 “三铁工程”不仅是交通网络的革新,更将重塑清远的发展格局: 经济融合:南部地铁网强化广清产业协同,中部郊铁激活传统工业带,北部高铁打通资源外输通道,形成“南融、中联、北拓”的立体发展轴。 民生改善:45分钟直达广州核心区、1小时通勤圈覆盖中部城镇、北部高铁站填补空白,大幅提升居民出行便利性。 生态价值转化:依托轨道交通,清远北部生态资源可高效对接大湾区消费市场,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从“轨道上的广清”到“大湾区北部门户” 随着“三铁工程”的推进,清远正从“湾区后花园”向“枢纽型城市”跃升。下一步,需加快广清城际公交化运营落地、推动广清永高铁实质性开工,并探索磁浮旅游专线等创新交通模式。通过轨道交通与产业、生态的深度联动,清远有望成为大湾区辐射内陆的“桥头堡”,书写“交通补短、清远不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