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JOBAD1广告
FANGAD1广告
JOBAD1
广告
帖号:1801255 打印 浏览:34870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我从孩子心理角度分析一下这件事情,孩子偷拿三四次,不改变的行为背后,都有“不改变”带来的好处以及内在心理需求,我们要深入分析,探索问题背后的心理原因。
1.想博得父母的关注
父母平时关注孩子比较少,为了和父母多一些接触,哪怕因偷钱被责骂,挨打都没问题
2.觉得“偷”=“拿”
孩子觉得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钱也一样,而且他只是买点小零食。
3.平时管的太严厉,没有零花钱
身边一起玩的同学,朋友都会买零售互相分享,自己一点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心理调整过程:
1.相比惩罚来控制孩子,让孩子有“偷钱 是错误”的认知更为重要,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了解他的心理需求,改善她的认知偏差,解决他的匮乏感,从而改善孩子的行为。不然即使没有偷钱的问题,也会有其他不良的行为。
2.以家庭为中心,调整亲子相处的模式
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陪伴,发现孩子偷钱,一定要先探明孩子偷钱的动机,要引导孩子学会划定行为的底线,同时,对孩子合理的欲望,家长视情况而定满足孩子。
送鲜花(0)|扔臭蛋(0)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为防止内容意外丢失,发表内容较长时请先保存。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