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AD广告
帖号:1194245 打印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支持楼主!!!
送鲜花(0)|扔臭蛋(0)
文章写的好,支持附城成为英德官方语言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FANGAD1广告
JOBAD广告
JOBAD
广告
我本人是嫁到英德的,只会说普通话和粤语,所以附城话给了我一个平台,可以跟大英德讲附城话的沟通起来没那么困难。支持,支持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不到十分之一人口的方言和九成几的客家人抢作为官方语言,没睡醒就回去继续睡。说的难听一点,英德这些所谓的白话附城话都是广佛地区的移民带来的和客家话逐渐融合的方言而已,何德何能挤走本地方言?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实际上除了普通话与白话,其它话听起来都感觉很土鳖,包括客家话。以前说看不起外省人讲的普通话,实际上是看不起他们自带的乡音,如果口音是电视台播音员那种,感觉逼格立马很高!包括所谓的北京话,听了都觉得土鳖。
送鲜花(0)|扔臭蛋(0)
废铁是什么意思
送鲜花(0)|扔臭蛋(0)
AD广告
无聊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府城话(附城话)在两宋英州繁盛时是当之无愧的官方语言,从那时候起直到晚清,官员来英德上任后都要学讲附城话,不然将一事无成。因为那时的官员都不强势,带来一两个马弁,接个官印,衙门办事的都是原来讲附城话的,你不学讲,只能被孤立。作为县城,一直到60年代初期,老一辈都还讲附城话,年轻的开始流行与附城话结合的,带有明显附城话发音的“英德白话”,这种英德白话其实也是抗战和土改以后流入的粤语同附城话的结合,文革前后,主要是受大量干部文化人下干校,知青上山下乡,英德白话受正宗广府白话影响,才渐渐形成今天的与广府白话相近的英德白话。近20年来,随着新城发展,英德老一辈街坊的离世,附城话只局限于城区周边部分人坚守,而老城区(除城中村)已基本听不到附城话了。50年代后期开始的推普,主要是开放后的城区扩容,英德的官方语言也同省城一样,是普通话与白话,这是符合广东实际情况的,任何以当地多数人口使用某种“话”“来改变这个定式,都是错误的,因为这只能使语言交流更加复杂艰难,对整体语言受众没有好处。
送鲜花(0)|扔臭蛋(0)
@我是个大骗子  
两个老公的典故很搞笑?( ̄▽ ̄?)哈哈。不好意思借个楼。

附城话是每个地方独有的方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附城话,不会消失的,因为只有本地人和本地人说。

我老家是兴宁客家的,在英德长大,也会说附城话,算半个本地人吧,我也认为不管城区有多少人说白话或者普通话,附城话依然是本地话,不会被抹去的,这是地方独有语言。

说到作为官方语言,这点比较麻烦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家乡话,像浛洸原本也是县,以前和英德也是同级别,祖辈都是客家。换位思考,如果浛洸客家要作为官方语言,附城话这边又不愿意了。

要我说,英德大家庭,一个英德人会四种语言,
会粤语和广州香港沟通,看粤剧无障碍。
会客家,也算是客家人。
会普通话,我们是地地道道中国人
会附城话,我们能和老乡聊点小秘密不给外地人听。
有什么不好。

只要是家乡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母语,在学校尊重老师应该说普通话,回家还是得说自己家里话的。

提示:本帖最后由 a53686551 于 2019-12-3 15:31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说什么话又如何,,我觉得应该大统一才好。全球普通话。
送鲜花(0)|扔臭蛋(0)
AD广告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为防止内容意外丢失,发表内容较长时请先保存。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