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AD广告
帖号:1597139 打印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好帖
送鲜花(0)|扔臭蛋(0)
本来这个帖子采用“补充内容”跟进,以保持内容的连贯性,昨天补充了一段,但今天看到“XX时间审核通过”字样,同原来发出时的所谓“高亮”已大相径庭。试一下,果然不可以“补充内容”了,只好另起一贴,作为原贴之二吧。

  金水大量的古典文学连环画,在1966年夏(文革初期)曾被收缴,不久发还,在那两年动乱之期,县城的中小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在金水书屋里度过的。令金水惨受损失的是1969年孙吉广做城镇公社书记的时候,将金水书屋全部一扫光,后来只发还一小部分抗日,解放题材的,大量的古典文学连环画从此消失。金水只能再从新华书店买一部分如“小号手”“八个样板戏”“红小兵”之类题材的新书,惨淡经营,从此一蹶不振。

  在六十年代初,书店长方桌上出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名人介绍单行本,如【威廉。李卜克内西】,【克拉拉。蔡特金】以及【季米特洛夫】。在“中苏两党大论战”期间,长桌上又摆上了【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从一评到九评,【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那段时间,【毛泽东选集】只有甲,乙两种版本,其余都是单行本,那个时候,普及和“活学活用”的,都是“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毛主席语录】,接着才有了1-4卷,到1976年10月出齐了第五卷。

  1966年11月,新华书店东侧的中医院燃起大火,虽然经过全民扑救,仍是烧得片甲不存。灾后,原址大部分建成新英布匹门市部,少部分并入新华书店,而中医院则将门诊部搬到了和平路的新华书店原址,新华书店门面也因此扩大了三分之一。

  整个七十年代,新华书店的主体仍在老城,规模扩大了很多,地下是门市,二,三楼楼已经是办公室和宿舍。(未完)
送鲜花(0)|扔臭蛋(0)
AD广告
七十年代后期,新华书店开始了“开架售书”,一般的书,读者可以在书架中自由选择,只有那些字典,辞书,以及工程技术,医学类书籍,还要由店员从上锁的柜子中取出,才能阅览内容,以决定是否购买。这段时间到跨进八十年代,书店开始销售香港的新派武侠小说,如【书剑恩仇录】【七剑下天山】等。

  八十年代初期,新华书店得到飞速发展,办公地点,主体门市以及仓库都搬上了新城梅花墩。新华书店是县城单位里最早搬上新城的几个单位之一,门前是规划中的长寿路,后来因为有了百花市场而改名百花路。

  书店搬上来几年,门前的长寿路(百花路)还是一段黄泥路,路上遍布大排档和摆卖蔬菜的摊贩。到了1985年6月,长寿路才因为有了正式的百花市场而改名百花路,浇捣了混凝土路面。书店规模继续扩大,仓库又搬到利民路妇幼保健院西侧,后来由于九十年代初英德建起了缫丝厂,这地址经调整改建了丝绸公司。

  在八十年代这改革开放之初,各种杂志层出不穷,如【家庭】【知音】【黄金时代(原广东青年)】等等,都要由书店发行,社会上不少摊贩开始摆卖这类杂志,他们从新华书店拿货,然后每本加价三五毛钱出售,这时出现了怪现象,这些杂志在书店很难买到,只能到街上去买“高价书”。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从八十年代中期起,新华书店迈开了飞速发展的步伐。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新华书店搬迁到三棵树西侧,建起了办公大楼及仓库,在一楼加开了门市,并将门市开到了教育路一中(四小)对面。到本世纪之初,到书店买书的除了学生,多了很多退休人员,书店的销售还是很不错的。由于有了闲暇,不但有大量的时间到书店浏览,家里的书柜,每年也增加一百多元的书籍。

  新华书店一直都活在“黄金时代”里。五十年来在体制内属于“宣传战线”,又属“文教战线”,有段时间连宣传部也成了它的“主管上级部门”,其地位不可谓不重要。即使到了九十年代后期的“大下岗时代”,书店要讲业绩给任务时期,新华书店也还活得很滋润,待遇加奖金还是不错的。就算将大型个体书店蓬勃发展,在教辅书养生书工具书方面,以及盗版书的出现,使新华书店被割去了一大块蛋糕,老城的阵地被迫放弃撤离。但在课本发行还掌握在新华书店手中的时候,新华书店的效益还是很可观的,其地位还是不可动摇。
送鲜花(0)|扔臭蛋(0)
又涨知识了,谢S兄
      八十年代,常光顾位于百花路的新华书店,购买小说及有关机械、电力的书,每月都有这么二、三次。当年搭客常到乡下,在与农友的聊天中,经常会提及农机、农电及小型水力发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回县城后带着问题去找书。后来好多次,我竟能用书中的知识,联系并说服有关部门,帮助农友将问题解决了,哈.....

提示:本帖最后由 日农田夜搭客 于 2021-8-31 18:57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又涨知识了,谢S兄
      八十年代,常光顾位于百花路的新华书店,购买小说及有关机械、电力的书,每月都有这么二、三次。当年搭客常到乡下,在与农友的聊天中,经常会提及农机、农电及小型水力发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
原帖由 日农田夜搭客 于 2021-8-31 18:55 发表
回复:日兄前段回英德了?不错,当年在新华书店买的技术类型的书还是很有用的,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得益不少。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JOBAD1广告
JOBAD1广告
JOBAD1
广告
回复:日兄前段回英德了?不错,当年在新华书店买的技术类型的书还是很有用的,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得益不少。
原帖由 sirenqiye 于 2021-9-3 22:22 发表
回复:是的。在英德城区10多年,至少购买了百花路新华书店100多本书.很多时候书到手即“爱不惜手”,一晚看到明天天亮,然后闭门谢客。还好!搭客的工不用“座班”...









送鲜花(0)|扔臭蛋(0)
回复 16楼 PID号:10343104 sirenqiye 的帖子

 上世纪80年代,在英德的住宿区,小朋友叫我“叔叔”,到了90年代他们叫我“伯伯”!现“旧地重游”,小朋友都叫我公公、爷爷了,上年纪了,常与家人回英德走走,与老同事聊聊天,也实地回味青年时代,在咱英德大地奔波的日子 
送鲜花(0)|扔臭蛋(0)
回复 16楼 PID号:10343104 sirenqiye 的帖子

 上世纪80年代,在英德的住宿区,小朋友叫我“叔叔”,到了90年代他们叫我“伯伯”!现“旧地重游”,小朋友都叫我公公、爷爷了,上年纪了,常与家人回英德走走,与老 ...
原帖由 日农田夜搭客 于 2021-9-4 01:18 发表
时光如流水,岁月了无痕。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新华书店走过了六十年顺风顺水的黄金之路,即使跨世纪了,也还活在“事业单位中”,"企业改制”还不着边。

  也是在世纪之初这一两年,由于有时间,曾经多时在新华书店看书。这个时候,书店俨然成了阅览室图书馆,每天读者爆满,多是一些离退休人员。由于多年习惯,看书之余,还会将认为有价值的书买下,回家再认真阅读。在看书时候,也听见不少人一年下来,要在新华书店买一千多元书的,就笔者来说,这段时间也买了三百多元各种门类的书。

  在“读书大潮”中,也有三几个相命搞风水的,他们为了行业生存也就是饭碗而来新华书店“充电”的。最显眼的是那位“废狗夫人”,在书店看书席地而坐,不惧店员驱赶,而到了街边摆起“相命讲座”,则戴上了墨镜扮成“瞎眼天师”。

  新华书店在国企改制时没有被波及,扩大经营还卖起了音像制品,以及文具游戏机复读机,这得益于是顶着“事业单位”的光环。到“深化改革”的时候,虽然也走上了“股份制”的路,但仍然在“企业——事业”的边缘苦苦挣扎。随着最大的蛋糕资源课本发行被教育行业收回,新华书店在同个体书城的竞争中完全没有了优势,虽然“股份制”能最大限度调动了书店职工的积极性,不断下乡扶持“乡村书屋”,挣扎生存的路走了最后几年,一批有着二三十年工龄的店员,即使工资已经大不如前,依然不离不弃。随着图书网购的兴盛,书店的“传统客户”全部改弦易辙,新华书店的五彩路也走到了尽头。

  2014年秋天,新华书店破产重组被省集团收购,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英德新华书店划上了句号。
     (全篇完)
送鲜花(0)|扔臭蛋(0)
JOBAD1广告
JOBAD1广告
FANGAD1
广告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为防止内容意外丢失,发表内容较长时请先保存。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