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
e763 壹方广告|手机小虫网 - 扫一扫加微信 手机版联系小虫首页收藏桌面
LOGIN:帐号 密码
AD广告
帖号:1538199 打印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回36楼——
动工时间——1968年11月从一个钥匙圈说起。这一个变了形的铁质钥匙圈,已经连续用了将近53年,一批又一批的钥匙,换了又换,唯有这个匙圈一直在用,因为它有着特殊意义——同英德(人民)大桥同在。
你眼真大——睇过界了哦。
送鲜花(0)|扔臭蛋(0)
39年前今天(1982年5月12日)的回忆。是日整天暴雨,深夜我在大站接县城方面来电: 尽快赶到县城…,天色深沉~面对人民桥东岸成片己被洪水淹没的农田和公路,那有过江的办法?只有等到天亮。
        5月13号晨曦,淹沒大站~人民桥东岸公路的洪水未退去,但有小船"摆渡,船夫将我送到人民桥东岸,上桥后,我快步(几乎小跑)过江,快速到达位于百花路的集合点,一辆解放牌大货车已经在此等待。
        大货车艰难地将我们送到西牛,我等从西牛步行到水边又步行到大洞…,约20天之后,从大洞步行到沙坝,然后步行到西牛乘车返英德…,这是后话了。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AD广告
回复 35楼 PID号:10214913 sirenqiye 的帖子

  说起英德大桥的“隐患或经历”来;我记起一件事。1972-1973年,英德准备建新城,要平整土地。从外地请来两台【据说是捷克造的】一斗可装载40立方泥土的刮【推】土机,车轮都有2米多高的庞然大物,据说刮土机的机器本身自重有60多吨。过大桥时,要一台过完才过一台。而且开的很慢。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这钥匙用了53年?作为专业锁匠的我真看不出来
送鲜花(0)|扔臭蛋(0)
六,英雄迟暮——大桥的昨天与今天以上关于建桥时间,民办公助的投资以及建桥的恢弘场面,大致述说了英德(人民)大桥的前天,从那以后,大桥迈步进入到了它的昨天。

  英德(人民)大桥通车以后,对英德的建设发挥了极大作用,湖南的冷水江铁厂,江西萍乡钢铁厂的矿石运输每天都离不开大桥,甚至,英佛公路的修建,这座老桥也在“海关”前建起了“收费站”,发挥了收费作用“立了新功”。

  1973年,县城建起了南门口——水巷口大码头,同一年,大桥东端到火车站公路也浇捣了混凝土路面,大桥的交通渐趋忙碌。特别是到了80年代,龙头山水泥经大码头装船,更使大桥日夜兼程。1984年10月,海关办事处成立,大桥更加繁忙了。到了90年代,大桥更是见证了“三脚鸡”称霸。

  随着汽车的载重量越来越大,从开始的2.5吨,3吨,4吨解放牌,到六吨十吨黄河牌,到装1200包水泥的大长平板,英德水泥工业的重大势头,终于将英德(人民)大桥压成了“老弱病残”!大桥老矣!大桥危乎!

  浈阳桥姗姗来迟的接班,使英德(人民)大桥在“病桥”“危桥”的状态中,又多奋战了三年!2002年12月30日,浈阳桥陪伴着“39项工程竣工”,终于通车了。从通车之日起“免费通行三天”,但是那些大长平板们却不买账,它们依然故我,驮着1200包水泥,照常奔跑在“病桥危桥”上,直到2003年1月3日零时封桥。

  同当年的无数参加“民办建桥”者一样,英德(人民)大桥垂垂老矣!

  很快就传来维修加固大桥的消息,还发了通告,不过,很快就没有了消息。

  2005年10月,维修加固终于由重庆补强公司进场施工。这次维修加固,对西岸临河两个桥拱用了铁板加固,一些被敲烂偷了钢筋的拦河重建,由于整体加倒了一层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近桥主体部分重新浇捣,使原来向内走水的人行道变为向外走水。这次加固维修工艺粗放,特别是第三孔,严重的下沉并没有遏制或改善!加铺的一层桥面更加重了大桥负荷。在政治因素影响下,东西桥头堡上的“三面红旗”被随意改造为“一面红旗”,完全不尊重历史。

  将近一年的加固维修以后,这大桥依然是封桥,只有一年在桥上放过元宵烟花。直到2012年春天,人大代表提议人民桥可以通行小车并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但是小车通行不过两月又打回原形,由于“8.27”大爆炸的连锁反应,大桥两头又再封闭,只通行人与摩托车。

  从此,英德(人民)大桥的今天又走过了15年,它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也足足走过了半个世纪有多。

  

  

  

  

  

  


2021-5-21 09:32 补充内容:
补一张“危桥检测”



可惜的是,无论怎样检测,以及重庆补强公司的维修加固都没有起到作用,“毛——主”两字之间孔顶处两边人行道严重向外倾斜,直至如今。。往后。。。

提示:本帖最后由 sirenqiye 于 2021-5-21 09:32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北江河床是典型的咯斯特地貌,河床内部的地貌特征十分复杂,河床底部的基岩有很多溶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通,当年二桥、三桥和白石窑水电站的建设就因为遇上了这些溶洞,所以施工十分困难,工期进展缓慢,人民大桥所...

  原帖由无聊分子于2021-5-606:12发表
  回复:多谢无聊大哥补图。其实看地面上的山,也可以知道地下几十米的岩石层。在英德北江河段,一二三四桥以及昆汕北江特大桥,所经河段都是石灰岩,也就是喀斯特,而连江的北江河段则可能是花岗岩。不过,喀斯特也不可怕,那昆讪北江特大桥就没有因为溶洞而停工。这就让人们想到了“溶洞停工多时只是因为资金问题”。

  其实仔细一想也会明白:现在(包括二,三桥时代)桥梁设计施工前总要钻探吧!那钻探的深度,肯定不会浅于桩基底部深度,甚至还应该深于好几米吧!那为什么钻探时打穿不了地下河溶洞,而偏偏要到施工才会打穿到地下河溶洞呢?这不明摆着是个“忽悠”么?那年,当三桥中心墩起面后连续赶工时,曾偶遇马老板(三桥老总,不过他没有承认身份只说是办公室的),当提及三桥停工时间长是遇到了溶洞时,他笑一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说有钱就快!

  还有近几个月城南片区到处钻探,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地方钻到了空洞呀,每个钻眼二三十米,如有能引起地陷的大空洞能逃过这么密的钻眼么?实际应该是泥土层而不是岩石层导致的局部小规模地陷,而绝非某些人传得神乎其神的地下河溶洞引起的。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JOBAD1广告
FANGAD1广告
FANGAD1
广告
俺第一次与英德县城发生交集的时候,从火车站乘"三脚鸡"经过人民桥,见桥上已经"车水马龙“。到了英城之后,据说县城房子奇缺,被要求返回大站某宿舍区……,从此,我几乎每天都与人民桥"亲密接触"历时近3年,谢S君的详细介绍,长知识啦!
送鲜花(0)|扔臭蛋(0)
回复 31楼 PID号:10210943 zengbill 的帖子

   多谢Z兄捧场!其实这样的帖子,再也难引起共鸣。那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虽然黯淡收场,但是却使中国的文明史一下子加多了两千年,这虽然得不到世界史学界的认可,但作为中国人却是很自豪的。但是英德这个50年前的伟大工程却因政治因素被长期埋没,就算羞答答地提到,也要在政治上提个高八度,站稳立场,可笑至极。真难怪很多经历那个时代的人都说,当连50,60的人过去后,这英德的历史,恐怕要从清朝直接跳到改革开放了。这又像是一个现代断代工程。
送鲜花(0)|扔臭蛋(0)
回复 29楼 PID号:10209929 sirenqiye 的帖子

  si兄手中关于英德历史的资料很详实啊 。学习了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五,英德(人民)大桥的历史功绩大桥从一开始投入使用,就是县城北江两岸连成一片,汽车站的东线班车以及货车,再也不用在古渡口的交通队码头排队候渡,而十三年前修建的浮桥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分三次卖下了珠三角地区。

  汽车站雷厉风行开通了由县城中山路口(南门口)到三角塘南端的“火车站——英城”公交车,这是英德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公交线路,从此,过火车站再也不用等渡过河。大站与县城之间,也破天荒地成为了不用等渡的“硬脚路”。

  交通运输得益最大,除了汽车站,就是县城的搬运站,城镇搬运队和街道搬运队了,有了大桥直通,再也不用过河在等渡花费大量时间。后来三个搬运站都用上了“拖头”,前面是拖拉机开路,后面十几二十部手推车组成一长串车龙,过桥一路逶迤前行,场面蔚为壮观。一河两岸走亲戚结婚送亲的。。。。。

  大桥主桥段还为长湖引水工程西干渠埋设了两条虹吸管,将长湖水引过西岸,灌溉城镇附城两个公社的近万亩水田,使许多“望天田”变成“保水良田”。2005年10月,这大桥下的虹吸管还立下功勋——韶关电镀厂废水排入北江,引起北江水严重镉超标,云山水厂被迫停产,就是靠这两条虹吸管引来长湖水应急,给市区供水。

  英德大桥还是一座艺术品,它不但长度过一公里,还因为从桥中心分开,两头对称,最高点就在河流中心线上,这样完美的设计,这样长度的拱桥,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如果不是钢筋水泥构件的物理寿命所限,英德(人民)大桥完全可以成为文物。

  


2021-5-11 21:57 补充内容:
五十年过去,这“大桥中点”历历在目


提示:本帖最后由 sirenqiye 于 2021-5-11 21:57 做过手脚,嘿嘿...

送鲜花(0)|扔臭蛋(0)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JOBAD1广告
JOBAD广告
JOBAD1
广告
需审核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打开

自动排版 预览一下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按Ctrl+Enter发布]
小提示:手机也能发帖 如何用手机发帖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发展建议 | 每天进步 | 举报制度 | 管理员:xiao
联系合作 - 咨询手机:(微信同号)张先生 QQ:8813510(注:合作)
公安部备案号: 441881020010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