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英德(人民)大桥的“解析-几何”——1,为什么第三孔比其它任何孔平直?只要你从大桥两侧望大桥的各个桥孔,就会发现西起第三孔的孔顶特别平直,几乎没有了孔型,在马口矿——飞机场码头处看去更加明显。在大桥人行道上,西岸数起“毛——主”两墩之间,两边的人行道向外倾斜十分严重。这是什么原因?有当年的老街坊传说,西边从河边数出第三墩,当年挖墩基时,由于刚好在基坑中间有一棵大树,大树很大,桥孔不能移位,大树阻碍又没有办法再往下挖,所以这个桥墩就浇捣在大树上面。所以,大桥其他桥孔沉降基本均匀,只有这里下沉特别厉害。
当年曾经看过大树的老街坊都已去世,再也无法求证,不过,这段桥孔及人行道下沉严重是不争的事实,那年重庆补强公司的维修加固在这个地方只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2,大桥建设的时间:1968年11月——1971年4月,时历30个月也即两年半。大桥所在地不是古渡口,而是穿过坝头顶。
古渡口叫“东岸渡”,也就是交通队码头,汽车船过渡处,对面是东岸咀。古渡口位于于断冈塘出北江河口西边,此处有一座古石桥——东岸渡桥。浮桥在出河口东边,离古渡口约50米。人民桥建在船厂东边,距船厂码头30米以外,离古渡口250——300米。
3,为什么大桥的长度数字有好几个?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桥长度数字有:“1010米”,“1013.7米”,“1063米”。除了那个1063米是无知者的无中生有之外,另两个数字都是对的。
英德大桥通车时长度是1013.7米,通车两个多月时,一场暴雨,桥体与高填土结合处发生塌方,有3——4米拦河倒塌,抢修时补砌石基,拆去倒塌的拦河,所以,从那以后大桥就是1010米了。
4,为了大桥的早日建成,有三位建桥工牺牲,其中一位是来支援的工程团一连电白人李某。而在1969年,在大桥工地遇难的共有4人,另一人在河里玩水,在大桥排栅上跳下北江河,就再也不见起来。
5,大桥建设完工前,曾拍了电影,这电影是无声片,曾经在灯光球场放映。大桥的很多建桥场面是补拍的,只有桥西路这段高填土是现场拍。不过在电影镜头中,这段高填土也将近完成了,在镜头中出现有当年的革委主任吴政委,指挥部主要成员等领导,县贫下中农协会领导。最显眼的是老农民代表,他是原裕光乡(含下街)首任乡长林发廷,当时已经70出头,穿一件白色文化衫肩挑两畚箕泥,在许多青壮年人中十分显眼。工人代表是林井财。当年应该是珠影来拍摄的。可惜的是通车典礼没有拍摄电影,不然就完整了。
2021-5-16 21:59 补充内容:
6,英德县当年是24个公社,英东片6个:横石水,桥头,青塘,鱼湾,大镇,白沙。英中片8个:沙口,望埠,大站,连江口,黎溪,横石塘,附城,城镇。英西南英西北10个:水边,大洞,西牛,浛洸,九龙,明迳,大湾,波罗,石牯塘,石灰铺。
大桥长度从10137米变成现在的1010米,图中左边黑底化以东至现在大桥引桥拦河处,这3.7米在刚通车时,是作为引桥部分的,并有拦河。塌方抢修后,撤去拦河,两边各种上一棵“马尾松”(木麻黄)。
2021-5-17 21:18 补充内容:
通车时1013.7米。
2021-5-19 23:10 补充内容:
这两棵树三年前秋末被砍剩个树头
提示:本帖最后由 sirenqiye 于 2021-5-19 23:10 做过手脚,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