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英德市召开市委十三届第72次常委会议,听取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横石塘镇龙华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进展情况等内容。会议指出,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研究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英德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探索新路径、谋划新举措。
聚焦1:教育发展▷▶
“挖存建新”破解学位紧缺
“大班额”等难题
据介绍,今年以来,英德市教育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推动英德教育事业从量的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要求。“择校热”“大班额”等一些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有所突破,社会认可度不断上升,全市教育和谐稳定。
例如通过加快县管校聘改革,建立教师由“学校人”变“系统人”的新机制,着力解决目前学校间师资总量不均衡、专业学科不合理和分流教师心理不平衡三大矛盾。今年秋季,先行启动高中学校129个富余教师转岗工作,激发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激情,一批年轻干部得到培养锻炼,一批老校长通过换环境任职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激情,一批有能力的校长得到更好更大的平台发挥才能。
广告
去逛逛
“目前,学位紧缺、‘大班额’问题严重等是制约着英德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英德市教育局局长张燕辉在会上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多,市区、中心镇人口密集,子女就近入学需求大,但现有学校规模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学位紧缺、小学大班额现象严重。
据统计,全市2018年春季小学六年级毕业约11127人,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超过18287人,也就是说,今年小学阶段增加学生约7000人。按学前教育预测,
2019年小学阶段将继续增加学生6000人以上。“今年全市小学均靠将会议室、功能室改为教室接纳新增学生,明年市区和中心镇小学将无法再承接新增学生。”
“先挖存量,再规划新建。”张燕辉建议,一方面要启动挖掘市一小、市三小、市城北小学、英德街中心小学、马口八一希望小学、市八中的潜力,扩大办学规模,增加约5000个小学学位。另一方面加快启动
英德市畜牧水产局和市房管中心原办公场所、原英德市饼干厂旧厂区、原英德印刷厂旧厂区等3个地块作为教育用地的前期工作,用于改造建设公办幼儿园;结合城南改造,在市一小南面预留教育用地,作为现市一小初中部建设用地,并启动校舍建设,腾出的初中部教学楼用于扩大市一小办学规模。
“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研究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英德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探索新路径、谋划新举措。”吴耿淡指出,教育部门按照挖存量、扩增量的思路,抓紧研究并启动市区闲置地块建设公办幼儿园和公办学校工作,尽快解决公办学校(幼儿园)学位紧缺、“大班额”问题。此外,要优化全市教师队伍结构,通过跨校调配、教师招聘等方式合理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化解英德市教育资源供需矛盾。
“各镇(街),市教育、财政等部门也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想方设法满足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人、财、物等各方面需求,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吴耿淡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