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客家人,你为什么不敢在公共场所讲客家话?
想了一阵子,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写出我的想法,因为这里能被更多本地人看到,达到我宣传、启发的目的。我是一个本地客家人,我爱我的客家文化,我为客家文化感到自豪!我为客家人有那么多人才感到骄傲!自我上高中起我就感觉客家话在衰落,同学之间都讲普通话或白话,公共场所几乎听不到客家话。大学在韶关,期间更是白话大行其道,客家话销声匿迹。这状况使我忧心忡忡!因为要是客家话在粤北占少数这种情况还正常,但是粤北主要是讲客家话的啊,这种情况正常吗?不!大学加入了客家文化协会,致力于客家文化保护,客家话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我感觉工作任重道远。
毕业后在本地工作,工作内容使我能够每天接触大量的群众。虽说英城很多人讲白话,但是讲客家话的也不少,而且来英城办事的绝不只是英城人,事实上很多是乡镇的。《英德年鉴》里统计客家人占全市人口的64%,但我认为肯定不止。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一上来90%以上的人用白话跟我交流(外省人则用普通话),私下他们之间说的常常却是客家话。不到10%的人那是因为他们只会讲客家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讲客家话时表现出不自信的样子。我想要是他们会讲白话,他们肯定也会跟我讲。而我听到他们私下讲客家话后很多时候主动跟他们讲客家话,很快感情就近了。甚至有时候我主动讲客家话,即使对方讲白话。这在办事大厅里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办事大厅工作人员会讲白话的则全讲白话,即使他们也会讲客家话也从不会主动跟群众讲,只有少数听到群众讲客家话会跟从。我问一个客家话群众为何不讲客家话,他说会被歧视!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感到无奈与痛心。在一个客家人占多数的地方讲客家话竟然可能遭受歧视,真是天大的笑话啊!痛心疾首!事实上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都是客家人,却讲的是白话,客家话只能跟熟的人讲。往往是听他讲白话以为不是客家人,但偶尔听到他讲客家话后自己在心里说一句:原来也是客家人。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一直有个执念:我要保护粤北客家话!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向公共广播争取自己的权利。现在英德市各级政府机关会议、讲话、办事大厅、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办事大厅、办公地、商场、超市、商店、车站、公交车、码头、影院……全部都讲白话,除了必须讲普通话外。我听起来就不舒服,却不能发作。人微言轻,没钱没权没专业知识能怎么办。自己统计全市64%是客家人,却明目张胆在公交车、办事大厅里用白话广播,置我们客家人于何地?这里76万(118万x64%)客家人你们不觉醒吗?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反应过来吗?对政府保护客家话的工作真是不满意!真的也敢这样这样做,真的也没有人反对。一个在本地讲本地语言,而且该语言使用人数占本地多数人——都不敢讲,甚至会被歧视的城市,有什么脸面去评国家文明城市,我都不知用什么形容词形容此等行径(厚颜无耻)!我们的居民有幸福感吗?他们被迫听、讲其他语言。当权者考虑过很大部分听不懂普通话也听不懂白话的中老年人吗?在车站错过车、办事大厅错过号你们考虑过吗?你们要他们大把年纪拉下尊严跟你讲白话,讲普通话都不行,客家话更嗤之以鼻!你们不是适应人民群众,而是让人民群众适应你们。你们改变他们的语言文化,让他们精神家园消失。在此说明我的观点:如果广播要在普通话外加白话的话,也必须加上客家话,否则都别用。只加客家话也不过分!因为客家话使用者占大部分。有人会说也有人讲九龙话、附城话等。但是没办法,他们真是少数人,兼顾不了那么多,但是我客家人是占大部分的,广播客家话是不过分、合情合理的。再者,我呼吁英德的客家人勇敢在公共场所讲客家话,别怕,别没自信,因为你面对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客家人。我相信你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实上,英德客家话的衰落,对英德客家人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管你们帮不帮我,即使只有我一人,尽管前面困难重重,我都不会放弃,我是一个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人,我们的客家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不能终结在我们这里。而且我相信不止我一人在战斗。如若有客家文化保护团体,请联系我,我加入你们一起。最后po一张截图,表明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