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4日)上午,英德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接到蓝女士爆料,其11岁的女儿于12月1日下午,在使用蓝女士手机玩游戏时看到一条“客服”发布的游戏代充信息,在对方引导下,小女孩信以为然的加了“客服”的QQ。
在“客服的”引导下,小女孩又加了名为“浪浪”的微信
随后对方发送了一微信二维码
让小女孩在微信上“扫一扫”
经过扫码后显示出以下提示
↓↓↓
看到这,小女孩十分慌怕,她不敢告诉家长,最后她选择找“客服”进行求助,“客服”称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并向小女孩推送了“解除员”的联系方式“帮助”小女孩解决问题。
在慌怕下,小女孩添加“解除员”后,“解除员”开始对小女孩,进行了“帮助”
▲骗子与上女孩的聊天记录
小女孩按照“解除员”的指引下使用了支付密码,最后...
▲第一笔(试探)▲
▲第二笔▲
▲第三笔▲
▲第四笔▲
▲骗子银行账户▲
事发当天,蓝女士进行了报警处理
据了解,蓝女士近段时间刚离婚,还要抚养三个小孩,家庭环境十分困难,接下来公安机关将会继续侦查此案。
再来普及一下网络游戏的诈骗三大套路
网络游戏三大套路
1、信息诱骗
在现在的网络游戏中,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低价出售装备、“低价充值‘钻石’、‘元宝’,需要的请联系qq:xxxxxxx”之类的信息。
诈骗分子就是在游戏中广泛发布此类消息,谎称可以用低于官方价格来充值、购买游戏钻石、元宝等虚拟物品,诱骗那些贪小便宜的“急性子”玩家。
2、平台充值
当玩家联系了“钓鱼”QQ后,“钓鱼手”就会提供一个虚假交易平台网址给玩家,告之必须注册账号并充值才能购买游戏装备等虚拟物品。
3、假冒客服
玩家购买虚拟物品后,“钓鱼”QQ会以联系客服发货为由让玩家联系虚假交易网站上的“客服”。
这时,“客服”就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各种理由让中套的玩家支付(充值)更多的钱来达到二次诈骗。如:“您的账户个人信息未填完整,请完善信息并交纳xxx元保证金,否则后台无法发货....等等。
在此小编提醒:各位家长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要让孩子知晓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密码,一旦存在泄密风险,要及时更改密码。
另一方面,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自律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现阶段,家长需要花更多时间管教孩子,最好能规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长、时间段以及浏览内容。
最后提醒广大游戏爱好者在网络购买游戏币等虚拟货币存在一定风险,容易上当受骗。建议游戏爱好者在网络购买游戏币、充值时,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网络诈骗风险,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
来源:英德发布